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林中小溪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林中小溪

ID:38998800

大小:2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3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林中小溪_第1页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林中小溪_第2页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林中小溪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林中小溪》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电子教案备课人宁富强备课时间年级九年级科目语文课题《林中小溪》教学目标1、能用自己语言概括林中小溪的特点,梳理出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2、能通过朗读和对语言的赏析,感受大自然的美和小溪所显示出的生命力量。3、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作者由景而悟的人生信念。教学重点“感受大自然的美和小溪所显示出的生命力量”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参考书或与其它同学的交流,获得本文作者人生信念的认识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教具准备课件、投影仪教学流程备注一、导入:1、教师引导:交通的发达已使我们失去了远方。车轮滚滚,机翼轰鸣,传说中的天涯海角只要数个小时便能抵达。但人们依然习

2、惯于到远方去寻找风景,去“回归自然”。只是在万水千山踏遍的豪情里,有谁想到过,就在我们生活的大地上,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与自然之间,还有那么多生动有趣的事情,有那么多优美的风景;又有多少人愿意将匆匆太匆匆的脚步停下来,做一个大地的阅读者,去倾听风声、鸟鸣和虫唧,去辨识树木的年轮,去寻觅鸽群的踪迹?在大地这本翻开的书页上,前苏联作家米·普里什文作为一名大地阅读者的先行者,留下了他的足迹和一批珍贵的自然文本。2、请同学结合预习进一步简单介绍作者。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再作适当的强调:他的作品主要是通过对大自然的诗一般的感受,展示了人的精神生活,歌颂人的创

3、造力。二、整体感知课文1、作者说:“如果你想了解森林的心灵,那就去找一条林中小溪,顺着岸边往上游或者下游走一走吧。”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轻声朗读课文,思考一下:作者要带领我们去探访的是怎样的一条林中小溪?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把你的思考结果写下来。2、学生轻声朗读,独立完成思考。3、组织学生全班交流。交流过程中,学生的回答可能存在几个层次:(1)只能说出小溪的水流量、水色、水质等;(2)能结合小溪经流的环境,初步探讨小溪的奔流不息;(3)能根据小溪经历的曲折探讨更深层次的“性格”“品质”等。无论学生个人的观点涉及哪个层次,教师都不做轻易的否定。

4、而学生应该可以在交流中意识到:作者写小溪,决不是就事论事。作者笔下的小溪是带上了很浓重的拟人色彩的。因此,可以尝试探讨它的“性格”问题。一、品味小溪形象,获得人生感悟(一)、探讨小溪形象1、教师指导:小溪前进的路线是曲折的,他流经坦途,也面临障碍。你能找出它前进的具体路线吗?2、学生从书上找出相关内容后全班交流。交流过程中,教师作板书,有意识地分出“障碍”和“坦途”。3、教师指导:面对前进道路上的不同情况,小溪分别有怎样的表现?你能从这些表现中归纳它的性格形象吗?4、学生独立思考,圈点勾画写批注之后,小组交流,补充或修正自己的思考和语言表达。5、

5、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价。交流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回答的针对性、语言表达的流畅和准确性进行评价。在交流基础上,教师板书总结。内容可围绕三方面:(1)小溪对障碍的看法(2)对光明未来的信念(3)对猥琐生活的批判。但是,具体的词汇不在板书上出现,以免限制学生的思维和表达。(二)获得人生感悟1、教师指导:作者对小溪前进的过程写的层次分明,在小溪遇到障碍(第一次冲击)——遇到大的障碍(第二次冲击)——冲刷倒百年云杉(第三次冲击)——分流、合流的过程中,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也在不断的深入。那么,你认为小溪冲破重重障碍奋勇前进的过程,和我们的人生有没有相似之处呢?它

6、对你又会有怎样的启迪呢?2、学生独立思考后写下,全班交流,教师也作为交流的参与者进入。交流结束,请同学写下交流所得。参考意见:(1)溪流行进中不断出现的障碍,就像人们生命历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2)溪流在前进中越过障碍,要集聚力量,要坚持到底,人们战胜困难同样要有毅力,同样要坚持不懈地进行斗争;(3)溪流行进中有分有合,但都有着共同的终极目标——流向大洋,人生奋斗也要有自己的终极追求;(4)小溪在与障碍持续搏斗中创造了时间和生活,人生也是如此,如果平平坦坦,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同样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和时间;(5)溪流和周围的景物构成了美的境界,

7、战斗的人生也同样是美丽的。交流结果的表达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但一定要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的。表达能够越丰富越好。(三)朗读1、请同学根据对小溪和作者人生信念的认识,选择一个片段,尝试有感情的朗读。2、组织朗读交流。对朗读者的语音语气语调和感情表达的深刻性等作出评价。四、拓展阅读,评析课文1、教师指导:有位作家这样评价普里什文的散文:“……时而有如芳草簌簌作声,时而有如清泉潺潺流淌,时而有如百鸟鸣,时而有如薄冰悄悄脆响……”可见普里什文散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如果要你来尝试着评析一下本文,你觉得可以怎么写呢?2、教师给出两篇评论文章作为范本,引导学生

8、开展评价性阅读。课上不一定有时间完成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在课上阅读拓展材料的基础上布置为课后学习内容。教学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