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 蜡烛

八年级上册 蜡烛

ID:39003436

大小:2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23

八年级上册 蜡烛_第1页
八年级上册 蜡烛_第2页
八年级上册 蜡烛_第3页
八年级上册 蜡烛_第4页
八年级上册 蜡烛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 蜡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课题:蜡烛【课标与教材分析】新课标中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本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以战争为主题的叙事性作品。通过这些作品,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认识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可以看到真善美和假恶丑的两个极端,从而获得有益的启示。《蜡烛》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位在炮火中挣扎的老妇人几乎耗尽所有的心力埋葬苏联红军,并将一对凝结着爱的蜡烛点在红军战士的坟头的故事。学习这篇文章,可以让

2、学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理解超越国界的母爱,欣赏文章悲壮的意境,明确非正义战争必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学情分析】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他们通过初中一年的学习,对记叙文的文体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要让他们自己去通过互联网查找这一相关信息。八年级的同学已经初步具备利用网络的能力,但上课时不能信马由僵,老师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来查找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另外,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感知、体验、欣赏、评价文章的能力,只要激起他们的兴趣,他们一定有很多的感想。老师要鼓励他们在网络平台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

3、、积累生字词2、了解通讯这种体裁3、学习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战争带给人类的痛苦,解读世上最宽厚的母爱,明确非正义战争必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教学重点】学习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教学难点】学习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教学方法】诗情画意导入法,自主阅读教学法、心灵体验阅读教学法【教学媒体】本课时使用课件辅助教学,了解写作背景、掌握字词及文章脉络,可以直观、有效。【教学要点】第一课时:了解故事情节,了解时代背景。第二课时:分析

4、母亲这个人物形象。【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在炮火烧灼了的战场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让我们穿越时空,去目睹那悲壮而崇高的一幕,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二.检查预习给字词注音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舀水腋窝揣在三.作者简介与背景介绍1.速读课文,然后说说课文是以何场战争为背景来加以描写的?请找出文章中能够反映时代背景的语句。这是一篇战地通讯。1944年,苏联红军进行战略反攻,分别从南北两侧驱逐法西斯德军。西蒙

5、诺夫作为随军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收集到了这则感人肺腑的故事。这则故事选自散文特写集《从黑海到巴伦支海》。要求学生找出相应的语句加以诠释。2.根据课文内容,猜测作者是何种身份的人?说出相应的理由。引导学生介绍课文作者: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军官家庭。。四.了解文体:战地通讯。(可与第一课比较阅读)(一)通讯的特点通讯与消息比,不仅需要六个新闻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齐全,还要报道新闻事实的情节、细节。通讯分事件通讯和人物通讯。通讯的表达方式,不仅用叙述,还要较多地采用描写。议论、抒情等。(二)通讯

6、与消息的区别同:用事实说话。异:1.内容上,消息简略单纯,通讯详尽、具体、形象。2.形式上,消息程式性强,通讯创造性强。从结构上看,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组成,通讯跟一般记叙文相似,没有固定格式,每一篇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形式。在表达方面,消息主要用叙述。通讯表达方式丰富多样在语言上,消息简洁朴素。通讯具体详细。3.时效上,通讯不如消息迅速及时。五.阅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小组交流,指名回答)1.速读课文,复述课文,然后再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然后交流并讨论。本文描写一个南斯拉夫老妇人

7、冒着炮火,掩埋一位苏联红军的遗体后,将珍藏多年的喜烛点燃在烈士坟头静静陪伴到拂晓的感人故事。2.学生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要素。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20日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上一座桥前的方场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柯拉耶夫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一位饱受法西斯侵略战争之苦的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出自己珍爱的结婚的花烛点在烈士坟头。3.梳理文章思路:从叙事过程看,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1-7)讲红军战士偷袭牺牲。

8、第二部分(8-31)讲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烈士。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核心。第一层(8-13)炮火余生,发现烈士。第二层(14-26)冒着炮火,掩埋烈士。第三层(27-31)点燃蜡烛,守护烈士。第三部分(32-42)老妇人的英雄行为感动了红军战士。第四部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