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对联》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对联》

ID:39010372

大小:2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23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对联》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对联》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对联》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对联》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对联》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对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对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2.过程与方法:课前搜集整理,课上讨论交流,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借鉴仿写,尝试拟写对联。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1.掌握对联常识,尝试拟写对联。2.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和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从对联中汲取中华文化营养。【教学方法】1.采用板块学习法,以课内文言文为依托,为学生提供素材,学生讨论交流。2.情感体验法。【教学准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搜集活动,积累一些对联故事和

2、名联,教师搜集资料,准备多媒体PPT制作。【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播放《唐伯虎点秋香》对连片段,引入对联。二、板块一:掀起你的盖头来——走进对联(多媒体课件显示)1.字数相等:袁世凯千古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2.词性相同:田间两蝶斗一鸥游水上3.内容相关:战士风格高兔子尾巴短将军度量大4.避免“异位重字”和“同位重字”荔枝龙眼木瓜皆为岭南佳果珠江白云越秀皆是广东名胜5.节奏相和: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教师总结:对联特点总述。)三、版块二:读你千遍不厌倦——对联欣赏1.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最早的对联)2

3、.湖南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湖北下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3.宁夏上联:红黄蓝白黑,五珍献瑞;陕西下联:字史酒医诗,诸圣流芳。4.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四、熟记题型应中考(一)考基本的对联常识1、删改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使它与前面的句子组成对偶句。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的轩斋。【明确】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近看西北,造三间临水轩斋。2.参照红体文字,将下面句中画线的部分加以删减,使整段话更加整齐、和谐。 近观湖面,绿

4、水荡漾,波光闪烁;向远处的青山极目望去,峰峦此起彼伏,峻岭绵延不断伸向远方。【明确】远望青山,峰峦起伏,峻岭绵延(二)考对名著的了解以及对对联知识的运用1.2002年大连市中考试卷有这样一题,有一副由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合写的悼念鲁迅的挽联,但由于记忆模糊,上联有两字缺漏,请根据下联补全上联内容。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三)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对联知识考查学生。2002年吉林省中考试题中:请以“欧阳修与百姓同乐”为上联,联系《岳阳楼记》一文,拟一个下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5、【明确】《岳阳楼记》中有一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其实也是范仲淹的政治抱负,而“与百姓同乐”就是欧阳修的政治理想,因此下联可以拟成:范仲淹以天下为忧。(四)通过对联考查学生文化、文学知识的积累情况,名胜古迹对联往往蕴涵着中国传统的文化精髓,有的对联概括了古代文人的一生,根据下列对联,联系所学的古诗文,在括号中写出相应的名胜古迹或人名。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五、磨刀小试显身手1.学生作联:上联: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下联:。2.猜人名:日月同悬

6、出师表风云常护定军山3.猜节日:苦心培桃李香满天下无私育英才功在中华4.猜行业:虽是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5.学生作联:柳宗元借小石潭的景色表达了被贬之后的苦闷抑郁之情。像这种借景抒情表达心志的文言名篇有很多。请联系《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和《桃花源记》等篇章中的一篇,以“小石潭凄寒幽静”为上句,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小石潭凄寒幽邃,。6.算一算寿星有多少岁:相传,清朝乾隆皇帝游览西湖时,在灵隐寺见到一位长寿老人,乾隆即兴制了这么一副对联赠给老人: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7.补全对联:蒲叶桃叶葡萄

7、叶,草本木本;________玫瑰花,春____香。六、三年同学好友即将分别,你能以对联的形式为你的朋友送上祝福语吗?(学生展示)七、课后要求:希望大家以后在生活中多做“有心人”,尤其当你有机会外出旅游时,请你留意那些名胜古迹、庙宇高堂上的对联,相信这能让你的旅途增添更多的收获!八、总结。【教学板书】对联特征(对句要领)         字数相同,词性相对         结构相应,内容相关        用字不重,仄起平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