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陋 室 铭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陋 室 铭

ID:39014311

大小:2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23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陋 室 铭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陋 室 铭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陋 室 铭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陋 室 铭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陋 室 铭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陋 室 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陋室铭》教案石花一中肖燕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掌握相关的文言字词,朗读、翻译并背诵课文,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感知文章内容,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疏通文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文章的深层含义。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重点:1、诵读、品味优美的语言。2、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2、理解托物言志的手法。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大多积累了一定的文言词汇和语感,对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和过程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对文章尤其

2、是对文言散文的品析能力不强,对托物言志的手法和文章背景也不甚熟悉。教学时需要教师作一定的引导,且不宜求全求甚求深。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熟悉生字词。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学生在悠扬古雅的古筝音乐中观看修复后的安徽和州刘禹锡故居--陋室的照片。2、老师激情导语:同学们,这座破旧简陋的房子,虽然没有流光溢彩的屋檐,也没有金碧辉煌的陈设,更没有珠光宝气的点缀,但是它却成就了唐代诗人和哲学家刘禹锡的千古名篇《陋室铭》,正如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所说:“花香不在多,室雅何须大”。今天就让我

3、们一起走进他的陋室,共同感受作者超越世俗的志趣和情怀。出示课题。二、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1、作者刘禹锡是何许人也,下面请看介绍:(让一名学生朗读)2、老师补充:当时他被贬到和州做刺史时,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的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之内让他搬家三次,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让他住进了一所非常简陋的小房子。他在愤激之中,一气呵成,写成了《陋室铭》,并请有名的书法家柳公权刻写在碑上,竖在门外,以明心志。三、解题陋室,意为简陋的房子。“铭”古代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教师补充:我们

4、常说的“座右铭”是指写在座位上的一两句话或格言,用以自我鞭策或勉励。四、展示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文。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的含义,能够疏通文意。3、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思想感情。4、学习作者高尚的品格和情操。五、朗读并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熟悉生字读音,揣摩停顿、语速、语调,感知文章内容。2、检查学生掌握生字情况。:下列生字怎么读?德馨(xin)苔痕(tái)鸿儒(rú)案牍(dú)调素琴(tiáo)3、让一名学生试读全文,师生评价优劣(评价停顿、语速、语调、感情处理是否得当)。4、听名家朗读课文,师生欣赏评价。这篇铭文不仅押韵而且运用了许多对

5、偶句,请找出韵脚和对偶句。5、学生同桌结合练习朗读,把握好停顿、语速和语调。6、再让一名学生朗读,师生评价、指导。7、全班齐读。(师:这篇铭文,由于多数句子押韵,读来琅琅上口,现在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带着感情再读一遍,好吗?)六、理解字词、疏通文意1、学生先自个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意,把重点字词和不理解的词句做上不同的标记。然后同桌再讨论交流疑难词句,仍不能解决的,请做上符号等一会儿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解决。(老师巡视指导,解疑)2、让学生把小组内没有理解的字词句提出来全班共同解决。1分钟3、通过练习,检查学生理解程度。(让学生不看书回答)惟吾德馨:惟,只;馨,散布

6、得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鸿儒:博学的人白丁没什么学问的人丝竹: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泛指乐器发出的声音。案牍:官府的公文4、由一名学生口头翻译全文。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水不在于深,有龙(居住)就灵异了。这(虽然)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因为我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苔藓的痕迹蔓延到台阶上,现出碧绿,芳草的颜色映入帘内,显得青葱。(在这里)谈笑的有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无知的庸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鼓,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杨子云的草亭。(正如)孔子所说

7、:“(虽然是陋室,但只要是君子住在这里)有什么简陋的呢?七、整体感知1、全文共写了几层意思?1、(1—3句)2、(4—7句)3、(8、9句)三层2、文中那一句点明了文章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八、深入理解、品味赏析(一)学习第一层(1—3句):用山水做比,引出陋室,点明主旨。1、朗读2、思考:文章起笔写山水似乎与陋室无关,为什么要写这些?开头用比喻起兴,引出陋室,以虚衬实,进行类比。补充:“陋室”好比“山、水”,“德馨”之人犹如“仙、龙”。“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点明全文主旨,说明房屋虽然简陋,但室主人品德高尚,就不觉其“陋”,“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一语统领

8、全篇。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