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与益生素》PPT课件

《益生菌与益生素》PPT课件

ID:39014765

大小:344.51 KB

页数:61页

时间:2019-06-23

《益生菌与益生素》PPT课件_第1页
《益生菌与益生素》PPT课件_第2页
《益生菌与益生素》PPT课件_第3页
《益生菌与益生素》PPT课件_第4页
《益生菌与益生素》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益生菌与益生素》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益生素与益生菌南昌大学中德联合研究院曹郁生主要内容1.简介2.肠道菌群和营养代谢3.益生菌的功能4.益生菌的选择5.小结1.简介1.1发展概况1.1.1古老的文明1.1.2年轻的领域1.2几个概念1.2.1益生菌(probiotics)1.2.2益生素(prebiotics)1.2.3合生元(synbiotics)1.1发展概况1.1.1古老的文明。微生物在食品中的应用可以追溯到数千年以前,其中人们最熟悉的应当是酒、酸奶和其他发酵饮料,这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益生菌制剂悠久历史的见证。1.1.2年轻的

2、领域益生菌在理论上的概念是在二十世纪初期才提出来的,而将其作为一个专门的科学领域进行研究开发,则是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事情。1)梅契尼科夫的理论2)酸奶风靡欧亚3)肠道菌群的秘密1.2几个概念1.2.1益生菌(probiotics)Havenaar(1992年):“益生菌是单个或多种微生物的活菌培养物,当用于动物或人时,可通过促进天然微生物菌群的特性而对宿主产生有益的影响”。EC(1999):用做食品成分、有益健康的活的微生物。1.2.2益生素(prebiotics)益生素是一类宿主不能消化的食物成分,能选

3、择性地促进肠道某种或某些有益微生物生长,从而产生有益的影响。目前最常用的是功能性低聚糖,如大豆低聚糖(Soybeanoligosaccharide)、低聚果糖(Fructooligosaccharide)、乳酮糖(Lactulose)、异麦芽低聚糖(Isomaltooligosaccharide)等。1.2.3合生元(synbiotics)是将益生素与益生菌结合使用,共同产生效应,维持和增加有益菌群的数量。目前国内外已有产品。2.肠道菌群和营养代谢2.1结肠中碳水化合物的代谢2.2蛋白质酶解和氨基酸发酵2.3

4、脂类代谢2.4短链脂肪酸2.5结肠中毒性物质的去除2.1结肠中碳水化合物的代谢2.1.1内源性碳水化合物的代谢2.1.2外源性碳水化合物的代谢2.1.1内源性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主要包括粘蛋白(mucin)和其他糖蛋白。1)粘蛋白的代谢粘蛋白为杯状细胞(gobletcell)所分泌,犹如消化道黏膜表面的保护屏障,对维持结肠的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粘蛋白的降解可能是多种微生物持续协同作用的结果,这些细菌的纯培养物只能在有限的程度内降解粘蛋白。2)其他糖蛋白的代谢类似粘蛋白寡糖的其他糖类,包括细菌细胞壁的一些物质、

5、肠上皮细胞的鞘糖脂类(glycosphingolipids)。2.1.2外源性碳水化合物的代谢2.1.2.1非淀粉多糖(nonstarchpolysaccharides,NSP)2.1.2.2抗性淀粉(resistantstarch)2.1.2.3低分子量碳水化合物2.1.2.4有双歧因子作用的碳水化合物2.1.2.1非淀粉多糖(nonstarchpolysaccharides,NSP)NSP一般指进入结肠可被发酵的纤维素。NSP包括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聚糖、果胶等),植物和种子多糖(菊

6、糖、β-葡聚糖等)。结肠内有多种细菌参与NSP的降解,主要是拟杆菌属,尤其是脆弱拟杆菌类群(Bacteroidesfragilis),以及双歧杆菌、瘤胃球菌和真杆菌。2.1.2.2抗性淀粉(resistantstarch)有些淀粉可以抵抗小肠胰淀粉酶的消化而进入结肠,这些抗消化的淀粉称之为抗性淀粉。抗性淀粉能被肠道微生物发酵,因而对菌群的组成和代谢活性影响较大。动物实验证明,抗性淀粉可提高肠道细菌酶的活性,降低氨的浓度,增加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10~100倍)。在生理、治疗方面具有意义。2.1.2.3低分

7、子量碳水化合物食品摄入后,部分小分子量碳水化合物受到其他高分子物质的保护,或者快速通过肠道而免于消化,其中有一些重要的双糖,如蔗糖、乳糖等,约有4%以上的蔗糖通过这种方式进入后肠。除上述糖类,还有一些不能在小肠水解的低分子量碳水化合物,主要是天然的寡聚糖,如水苏糖、棉子糖等。还有乳酮糖、帕拉金糖、木糖醇、乳糖醇等。2.1.2.4有双歧因子作用的碳水化合物人体不能吸收但可被肠道细菌发酵的碳水化合物摄入后,能刺激肠道内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生长。这些促进体内有益菌生长的物质,一般称作双歧因子(bifidusfacto

8、r)。如低聚果糖、菊糖、棉子糖等。大多不能被机体或某些有害细菌利用,而只能被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利用,从而促进这些微生物的生长。2.2蛋白质酶解和氨基酸发酵膳食及内源性蛋白和肽:1)经宿主消化道和细菌的蛋白酶和肽酶水解生成氨基酸;2)氨基酸经细菌代谢,生成三类产物:H2、CO2、CH4、H2S及硫醇由呼吸和胃肠气中排出;氨、酚、吲哚、胺从尿中排出;有机酸供给宿主生物合成和产能反应。2.3脂类代谢2.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