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类的水解说》PPT课件

《盐类的水解说》PPT课件

ID:39014935

大小:213.01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6-23

《盐类的水解说》PPT课件_第1页
《盐类的水解说》PPT课件_第2页
《盐类的水解说》PPT课件_第3页
《盐类的水解说》PPT课件_第4页
《盐类的水解说》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盐类的水解说》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盐类的水解蕲春三中岑小红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说课内容4.学情分析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2.新课程标准要求3.教材处理5.教学重难点6.三维目标本节教学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材涉及的知识面较宽,综合性较强,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是前面已学过的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利用。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普通中学化学科新课标把本节内容定为理解(C级要求),同时也是高考的必考点。2.新课程标准要求①将本节课本[科学探究]改为学生分组实验,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的

2、积极性。②将盐类的水解的实质用多媒体模拟,微观过程宏观化。3.教材处理①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之间的大小关系②学生已有的经验认为盐溶液应该是显中性,学生已有的前概念很难通过教师的简单讲解来改变。4.学情分析5.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本质教学难点:盐类水解的本质和规律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盐类水解的本质和一般规律过程与方法:学生能通过实验总结盐溶液显酸碱性的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探究的基本方法,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6.三维目标二说教学策略2.学法1.教法本节课主要采

3、用分组实验法,问题讨论探究法,分析推理法和比较归纳法等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中还合理地运用投影等教学辅助手段,便于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1.教法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并学会运用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2.学法三教学设计播放泡沫灭火器灭火视频。引出问题:①NaHCO3一般遇到酸液才会放出CO2,为什么遇Al2(SO4)3溶液也会放出CO2气体?②Na2CO3明明是碱,为什么俗称纯碱?1.引入新课设计意图:问题情境设计贴近学生、贴近实际,激发学生求知欲,产生大胆的猜测

4、。科学探究:学生分组实验测溶液的pH为什么有的盐溶液显酸性或碱性,而有的盐溶液却是中性呢?盐溶液强酸强碱盐强酸弱碱盐强碱弱酸盐溶液的酸碱性中性酸性碱性2.提出问题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到不同种类的盐具有不同的酸碱性,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的积极性。①写出NH4Cl溶液中溶剂和溶质的电离情况?②NH4Cl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哪些离子可结合成弱电解质?③离子间结合成弱电解质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什么影响?④NH4Cl溶液为什么显酸性?3.解决问题NH4Cl=NH4++Cl_H2OOH_+H++NH3.H2O[OH-]<[H+]设

5、计意图:通过讨论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全面的认识盐类的水解。讨论后由学生代表汇报结果,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学生自主分析:为什么CH3COONa溶液呈碱性,NaCl溶液呈中性.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模仿学习的能力设计意图:使微观过程宏观化,使学生对盐类水解过程有一个感性直观的认识。盐类水解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出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弱酸或弱碱)的反应实质:促进了水的电离规律: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4.获得知识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将知识系统化,条

6、理化。总结本节课重点内容,由学生归纳完成,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炼本节课的精华。⒌课堂小结设计意图:课堂小结不仅仅是本节教学知识的回放,还可以将本节课知识贯穿起来,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CO3—在水溶液中只电离,不水解B.硝酸钠溶液水解后呈中性C.可溶性的铝盐都能发生水解D.可溶性的钠盐都不发生水解⑵再次提出本课开始时的两个问题,要求学生做出解释。6.巩固练习设计意图:练习题涉及的知识点都是盐类水解本质和规律的理解,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第三节盐类的水解1.概念:在溶液中盐电

7、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出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弱酸或弱碱)的反应2.实质:促进了水的电离3.规律: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四板书设计设计意图: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使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学生方便记忆。遵循的原则:简洁,清晰,突出重点本节课在创设问题情境上比较成功,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状态。而且学生对自己动手做实验表现出极高的热情,教学效果非常显著。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巧妙地将一个大问题分为四个小问题,学生在讨论分析这四个小问题的过程中解决了本节课的核心问题“为什么不同种类的盐溶液可以显

8、示不同的酸碱性”,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五教学反思感谢各位领导老师指导,不足之处敬请指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