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邓稼先教案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邓稼先教案

ID:39021224

大小:2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3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邓稼先教案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邓稼先教案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邓稼先教案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邓稼先教案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邓稼先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邓稼先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邓稼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邓稼先的感人事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为祖国的繁荣、民族强盛而献身的精神。2.学习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方法。3.理清作者思路,了解文章结构特点,探究文章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4.理解体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之无愧”等词语在评价人物中的作用。教学重点1.了解邓稼先生平,学习他伟大的抱负和精忠报国的伟大精神。2.本文通过对比刻画人物的写法,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方法。教学难点1.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方法。2.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课前准备1.阅读课文,

2、理解记忆重要注释,利用工具书查找生字词。2.借助注释,资料,理解《吊古战场文》、《中国男儿》两个古诗文小段。3.尽可能多搜集邓稼先轶事及图片。教学设想1.本文篇幅较长,课上时间有限,不能组织学生通读全文,要求学生课前必须熟读课文(也可给专门时间朗读)2.文中两个古文小段,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吊古战场文》,课前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它。3.课前搜集邓稼先的事迹及图片并非随意提出,要督促学生查找,如此,既能丰富学生课外阅读,锻炼他们检索资料能力,又能使他们先对这位功勋人物有个比较全面地了解。4.至于

3、对“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介绍?”问题,笔者认为难度很大,本文所确立的难点已不少,故不作讨论。如学生提出,教师可临场适时点播、诱导。(注:邓稼先是“两弹元勋”,按常理文章应把重点放在他对“两弹”的巨大贡献上。现在这样写有很多复杂原因,其主要原因是:(1)作者是大科学家,写的也是大科学家,他们的着眼点往往是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气质、品格、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事件具体描写上。(2)作者与邓稼先有着50年的友谊,写此文饱含着作者对老朋友的不尽思念;同时,写邓稼先的人生

4、道路又渗透着自己人生中某些与邓稼先相同的东西。因此,这篇文章多从自己与邓稼先交往这个角度写,这样势必就不能着重介绍事件具体细节。(3)作者虽与邓稼先交往甚密,有50年的友谊,但分隔大洋两岸20余年,国度不同,当时中美关系又很紧张,邓从事的又是国家机密工作,他对邓稼先工作的具体情况不可能了解,掌握的材料不会很多──文中提到“1971年8月我在北京看到稼先时,避免问他工作地点。他自己只是说‘在外地工作’。”确是实情。另外从资料看,杨邓所选择的人生道路是截然不同的:杨学成后执意留在美国,连其父都很气愤,最后不认这个

5、儿子,所幸后来他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邓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返回故土,报效祖国。从此点看,写邓杨的底气是不足的,他心里有愧。还有71年杨访华时,他只知道邓参与了“两弹”研究工作,邓是设计领导他并不知情。不客气说,71年杨回美前在上海大厦吃饭时收到邓稼先的字条时“不得不去洗手间整容。”不仅仅是民族情,朋友情吧?也该有悔、有愧……(4)这是一篇短文,不宜铺开来写也是一方面原因吧。)教学设备:多媒体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介绍邓稼先生平事迹,了解作者。2.概括六部

6、分的主要内容,体会内在联系。3.画出文章议论、抒情的句子,体会其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幻灯片1]前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的诗──踏遍戈壁共草原三十五年前  连克千重关  群力奋战君当先  捷音频年传  蔑视核讹诈  华夏创新篇  君视名利如粪土  许身国威壮河山  哀君早辞世  功勋泽人间问:谁读过这首诗?你知道是歌颂、悼念谁的吗?(邓稼先)[幻灯片2]文章标题──邓稼先及照片问:谁搜集到了这位科学家的故事及图片,请谈谈或展示出来。师生交谈、展示。[幻灯片3]再展示几幅邓稼先工作照,请大家欣赏。师生共同总结:

7、邓稼先是个什么样的人?[幻灯片4]邓稼先──科技工作者的骄傲   ──两弹元勋   ──两弹一星功勋   ──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幻灯片5](补充资料──教师搜集,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了解邓稼先并结合注释了解作者)1.在一次原子弹爆炸失败后,为了找到真正的原因,邓稼先一个人走进了那片地区──那片意味着死亡之地。他很快找到了核弹头,用手把它捧着,走了出来。最后证明是降落伞的问题。就是这一次,伏下了他死于射线之下的死因。2.邓稼先有病后,仍坚持回到核试验基地。在步履艰难之时,他坚持要自己去装雷管,并

8、首次以院长的权威向周围的人下命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二、整体感悟速读训练:迅速浏览课文,概括各部分大意,思考其中的联系。(学生积极讨论,畅所欲言,最后师生总结)[幻灯片6]1.展示背景──邓稼先是一位对祖国、对民族的发展有着巨大贡献的科学家。2.简介邓稼先生平经历和巨大贡献。3.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凸现邓稼先的人品,揭示出它能领导大家做出历史性贡献的原因。4.作者为邓稼先成功地领导原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