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

ID:39021277

大小:2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3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木兰诗》课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木兰诗》有关的文学常识;(知识目标)2、疏通文意,理清故事基本脉络;(能力目标)3、体会木兰替父从军的高尚情感及爱国热情。(情感目标)教学重点:分析木兰形象教学难点:比喻收尾的作用教材分析:《木兰诗》是北朝乐府中独有的叙事诗,句式整齐优美,人物形象鲜明,主题积极深刻,可读性极强。教学设想1、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它的民歌特色,培养阅读古代诗歌的兴趣。2、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查阅工具书,引导看注释,熟悉课文内容。3、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适当配合电化教学。教学准备1、学生根据“导学案

2、”预习课文。2、教师准备好录音机和磁带。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导语: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歌曲:《谁说女子不如男》。(放录音)问:同学们,谁说女子不如男啊?中国不是有句古话叫“巾帼不让须眉”吗?其实,古今中外,出现过许许多多的女中豪杰,你们知道哪些呢?(穆桂英、刘胡兰、江姐、萨切尔夫人、木兰……)刚才有人说到木兰,你们知道木兰这个人物吗?哪一个同学给大家讲一下关于木兰的故事?(学生口头介绍木兰诗的故事,了解多少说多少,以激发学习兴趣)。(二)检查预习:1、交流乐府诗的有关资料。(利用“导学案”)要求学生通过课堂发言的形式进行

3、交流,教师注意引导并做集中归纳。2、同位之间检查生字识记情况。机杼、可汗、鞍鞯、辔头、胡骑、戎机、朔气、金柝、红妆、傍地走(三)、整体感知1、诵读。A听录音范读课文,给生字正音;B再读课文,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重音;C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要求大家认真欣赏并适当做出朗读评价。1、默读课文,疏通文意。A自学:要求学生参照课文注释自读、自译,疑难问题记下来。B讨论:小组讨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不能解决的依次提交给组长、老师。C质疑:课堂解决小组疑难,学生各抒己见,确有问题,老师根据实际情况,重点提示并讲解。D翻译句子:教师结合“研讨与练

4、习二”要求学生翻译句子,借以让学生了解古诗词中常见的“互文”现象,引导学生切实体会“互文”的内涵。2、复述课文,理清思路。(1)这首诗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2)本诗是以什么为线索叙述故事的?依据这个线索分别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分组讨论,明确:(1)木兰女扮男妆,代父从军的故事。(2)以时间为线索,记叙了木兰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乡等几方面的内容。复述课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完整地复述这个故事,可适当加上自己的想象。复述不完整的可由同学来补充。4、指导背诵。可以情节为线索并利用这首诗的形式特

5、点一节一节地背,或者利用诗中的排比句、对偶句、复沓句、顶针句等句式特点来背诵,通过各种形式反复诵读,直至会背。(四)精读研讨1、教师出示问题(利用“导学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研究,让学生去想,不要拘泥于一种表达方式、一种答案。但要提醒学生正确理解作者的原意。(1)“唧唧复唧唧”究竟是什么声音?(2)“雄兔脚扑朔”等四句该如何理解?以富有情趣的比喻,赞美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机敏。以“安能辩我是雌雄“的反问,体现了木兰的自豪感。这段附文,充满了对木兰的赞美之情。(3)你认为《木兰诗》中何处繁?何处简?这样的繁简处理产生了什么样的效

6、果?作者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处理?(4)诗中的木兰是个怎样的形象?把你的见解与大家交流。(讨论式)木兰是一位爱国的女英雄。她替父从军,是出于关心国家安危,体恤父亲年迈力衰;她不畏艰苦,勇敢作战,是出于保卫家乡、保卫祖国的坚强意志;她厌弃高官厚禄,而渴望过和平劳动的生活——这些,都表现了人民英雄的本色,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意愿和理想。2、结合“研讨与练习”三,让学生了解复沓、顶针、对偶、排比等句式特点,在诵读中体会民歌铺排手法的运用。提示:运用这种铺排手法,使这首诗的人物刻画、感情意蕴、音律节奏等都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7、。(五)拓展延伸A讨论: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原因是什么?B各抒己见:同学们,学了花木兰的故事,你有什么话想说吗?请以“我最喜欢木兰的----”为题,口头作文。C提示:可引导学生紧密联系课文内容,从故事情节中体察人物的思想感情。(六)引导总结作者浓墨重彩去表现的恰恰不在她的“奇”和“英雄”,而是要表现她作为一个平凡女子对家乡的热爱,对父亲的眷恋,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因此应该说,作者是通过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来表现北朝人民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追求,这才是本文要体现的最重要的主题思想。(七)齐背全诗,布置作业1、找出本文中

8、的成语,摘抄在笔记本上。2、整理“研讨与练习”二、三的答案。板书设计:木兰诗文体:叙事诗故事情节: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人物形象:木兰勇敢机智、深明大义、爱国爱家比喻收尾:赞美木兰的机智练习设计:1、《木兰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