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ID:39024087

大小:2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3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教学设计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教学设计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教学设计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最后一课》【学情分析】这是一篇传统的经典篇目,有出色的写作技巧与深刻的主题表现。作者都德是法国19世纪后半叶杰出小说家。作品以普法战争法国惨败,割地赔款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以爱国主义为题材的作品,古今中外不胜枚举,但这篇小说却别出心裁,既没有揭露敌人罪行,也未直接描写法国人民的反抗,而是巧妙地选取一所普通小学中最后一堂法语课来反映尖锐的民族矛盾,把沦陷区人民对祖国的眷恋、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都倾注在最后一课中。需要注意的是,这篇文章所写的故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距离,初一的学生不大容易体会主人公的悲愤与沉痛。同时,因文章篇幅较长,学生容易被故事情节所吸引,而忽略了对细节的咀

2、嚼品味和深层次的探究,教师应注意引导。【教学建议】教学理念1、“长文短教”抓住文章重点,突出文章精髓。这篇文章的篇幅较长,可学点、可教点较多,教学设计时教师的取舍尤为重要,应力求抓住最主要的内容,突出最精华的部分,在有限的课时内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2、在引导学生读上下大气力,力求达到“走进人物内心世界,体会人物强烈情感,焕发学生爱国意识”的效果。学习目标1、理清小说的主要情节并用简短的语句加以概括,比较“最后一课”与平日的不同;2、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热爱祖国以及热爱母语的情感。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人物形象的刻画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教法分析以读启发思考:在

3、学生朗读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适时加以点拨,努力做到读中有启,以启促读,精读解疑。【教学过程】一、看题目,做猜测1、“最后”两个字传递了什么信息?(预设:“结束”,“末尾”,“断气”,“没救”)逆向思考(先前、最初、起初、首先)从“先前”到“最后”体现了一个变化的过程。2、作者通过什么写“变”?(一堂课)课堂上有什么?(老师、学生、黑板、课桌、讲台……)二、初读文本,补充猜想,加深印象1、学生浏览课文,标画2、不懂的字词请大家互相讨论或查字典解决。(同学们互相交流,查字典)3、几个重点字:惩罚Chéng郝叟hǎosǒu字帖tiè气氛fēn4、请大家再浏览一遍课文,根据多媒体提示批注“

4、变”。(先画,再讨论)5、学生分享“变”(韩麦尔先生、小弗朗士、教室气氛、其他人……)6、多媒体出示句式总结“变”小弗朗士由一个__________的男孩变成__________的人。韩麦尔先生由一个__________的老师变成__________的人。从前的镇长、邮递员、郝叟……三、再读文本1、变化的原因(1)为什么说这是《最后一课》呢?介绍一下文章背景(联系注解4)2、看不到的变化——人物情感学生找相关的语句自由谈谈。(郝叟等“很忧愁”而自责的,“‘我’万分难过”而后悔的,先生“惨白”而伤心的……)用一个词来概括他们的共通性——觉醒师总结:一个民族的忏悔和觉醒,这是作者想要

5、表达的东西。现在同学们能用“通过……表达了……”的格式概括一下本文的内容吗?(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使用记叙文六要素)普法战争失败后,在德国人强迫法国人学习德语的背景下,通过一个课堂上一系列人物的变化,生动地表现了国民的觉醒和对祖国的热爱。(解析:本步骤实际上是引导学生有指向性地阅读,可有效地提高阅读效率、熟悉文本,并指导学生概括文章内容,完成对文本中心的把握。)三、走近人物,体验喜怒哀乐1、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这篇文章的主要人物是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那么他们在你心目中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请大家思考一下,然后用一两个词来概括。(学生思考。)学生上台把概括的词分别写在两块黑板上。2、师

6、圈住相关词语,请学生结合文章说说理由。3、重点引导学生诵读,体会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教学策略:①圈点韩麦尔先生爱国语句;②诵读展示,感受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情怀;③教师适时进行诵读指导,引导学生读出韩麦尔先生失去母语的痛苦和对祖国强烈的爱。①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②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③“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④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

7、“放学了,你们走吧。”(解析:问题的读出有角度与层次之别,并无定格,宜让学生尽情展示。一则告诉学生读书宜细,二则让他们体会细腻的情感,三则丰富他们脑海中的形象。)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课的另一个要点,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读出韩麦尔先生爱失去母语的痛苦和对祖国的热爱,感受韩麦尔先生的高大形象,并受到爱国情感的熏陶。)4、韩麦尔先生与小弗郎士似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爱国。不过,具有爱国之心的这两个人似乎不是很完美,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他们身上的不足呢?生自由发言(解析:这部分主要是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