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云《书法有法》及相关文章

孙晓云《书法有法》及相关文章

ID:3902666

大小:3.07 MB

页数:61页

时间:2017-11-25

孙晓云《书法有法》及相关文章_第1页
孙晓云《书法有法》及相关文章_第2页
孙晓云《书法有法》及相关文章_第3页
孙晓云《书法有法》及相关文章_第4页
孙晓云《书法有法》及相关文章_第5页
资源描述:

《孙晓云《书法有法》及相关文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孙晓云《书法有法》及相关文章目录前言2自序301.“中国”不如译成Calligraphy502.引起困惑的三件事603.“请循其本”804.“便捷”是指什么呢?905.盲人摸象1006.怀疑“永字八法”1107.先说执笔1208.“五指”还是“五字”?1309.“拨镫”极其形象1410.用“笔法”书写的字才叫“书法”1511.“人物是万物的尺度”1612.笔法产生的动机之一:裹锋与连续书写1713.笔法产生的动机之二:没有依托的书写1814.大胆的推理1915.笔杆的直径2016.笔毫的长短软硬2217.纸的起源与“动”、“举”、“握”、“染”2418.《铡美案》的启示2519.笔

2、法成于书写姿势2720.“古法”的绝唱2821.不自觉的丧失2922.桌子的功与过3023.“八分书”的解释3124.“向背”出形势3225.好大一头象3426.“章草”是书法演变的句号3527.隶化”与“美化”的生理极限3728.三根细绳搓成一根粗绳——“完法”3829.了如指掌,烂熟于心——“尚法”4030.“结字因时而传,用笔千古不易”——“变法”4531.最不愿承认的现实——“无法”5132.书法是视觉艺术吗?5233.“屋漏痕”、“坼壁之路”、“折钗股”、“锥画沙”、“印印泥”解密5334.“无垂不缩,无往不收”的答疑5535.“内撅”、“外拓”词诠57附录:相关文章58

3、1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www.fineprint.cn前言《书法有法》是一本圈内圈外的读者都容易接受的书,它是学术著作通俗化的一个尝试。其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来看学术书,并对书法这门国粹有更真切的理解。在这本书中,孙晓云将其40多年学书生涯中所碰到的困惑,以及如何破解种种疑团的经历,通过简捷而感性的文字娓娓写来,如同福尔摩斯探案……孙晓云说,她喜欢推理探案小说,结构严密,一个环节有漏洞都不行,这就是科学精神。推原书法史本来面目的最主要依据还不是文献,而是人的生理特性。一个显见的例子就是,古人写字首先要求便捷,因此,无论是文字的变迁,还是书写方法,

4、必须满足“快”的要求,否则,每天有那么多公文要写,太慢会被杀头的。有许多人追求“慢”和“迟涩”,甚至是积点成线。作为个人趣味,无可厚非,但不能想当然的认为,古人写字就是这样的。她写这本书,希望像破案一样,揭开困扰书法界的谜团——古人写字是一个什么样的姿势?那样的姿势决定什么样的“笔法”才是最方便的?那样的“笔法”与中国书法的韵味有没有必然联系?在什么时候,那样的笔法失传了?“笔法”与中国古代文人画又有什么关系?2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www.fineprint.cn自序要算学习书法的年龄,至今已有44年,那种热爱似乎就长在我的身上:这可能主要得益于

5、家庭的熏染,还有自幼严格的书法训练:小时候,我母亲从来不问我的功课,每天却要检查我的毛笔字。我看过她20岁时写在稿纸上的钢笔字,真是好。我父亲说,他当年就是为此看上了我母亲。我从上小学到高中,每一本书的空白处都密密麻麻地写满字、画满画。写黑板报、大字报、海报,都是我的差事。小学四年级,教我们语文的是个女老师,姓刘,河南人,瘦长脸,板书写得呱呱叫,我非常崇拜她。“文化大革命”中,我们全家被赶出军区大院,我外婆到学校去帮我办转学手续,刘老师长叹一口气,说舍不得。她现在也该八九十岁了,不知是否健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父母都关了起来,杳无音信,为了瞒着舅舅和一些亲戚,我模仿我母亲的笔迹给

6、他们写信,我还模仿我外婆的口气给我舅舅写信,最后还颤颤巍巍煞有介事地写上“母示”二字。我舅舅说当时把我的信别在帐子里,天天看,居然也“骗”了他好几年。那时我大概十四五岁。我外公是古文字学家、金石书画家朱复戡,是浙江鄞县人,与我外婆是同乡。我外婆的外公叫张美翊,号让三、骞叟,是薛福成的幕僚,是上海宁波旅沪同乡会会长,两任上海南洋公学校长:我前年居然用我的字换到了他的两本手稿,其中大多是论碑帖和起草的章程,第一篇就是给弘一法师的信。同时,还得到了张美翊儿子民国钱币学家张迥伯的《钱币学》手稿(他当年在上海开明华银行),娟秀的小楷,一丝不苟,里面还不时地横写着英文:去年,又觅得我外公32岁

7、写的扇面,上面的字持重老到,金石味十足:因为落款是“秦戡”(我外公40岁前的用名),画贩不知是谁。就像习武之家,后代们都得会翻几个跟斗;梨园子弟,都会来几嗓子;我从小就学书法,看来也很自然。我开始思考一些书法问题时,也曾想过:一个女流之辈,去承担男子的使命干吗?太重了,太累了。可是我忍不住。我每天要写字,每天要想,就像我现在每天要喝咖啡一样,有瘾。当然,此中自有快乐,因为我亲身体验过“发现”的含义。我曾考过两次大学,都泡了汤。没有大学“学历”,实在是件遗憾的事,很多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