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老头儿汪曾祺——我们眼中的父亲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老头儿汪曾祺——我们眼中的父亲

ID:39028187

大小:1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4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老头儿汪曾祺——我们眼中的父亲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老头儿汪曾祺——我们眼中的父亲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老头儿汪曾祺——我们眼中的父亲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老头儿汪曾祺——我们眼中的父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邮汪曾祺 ——摘自《老头儿汪曾祺——我们眼中的父亲》 不知为什么,从小时候起,我们兄妹的户口卡和各种表格中“籍贯”一栏,都填的是“北京”。别人看了,常常会很吃惊地说:你是老北京啊?真瞧不出来!我心里明白,那敢情是瞧不出来,我们根本就不是老北京。 可是“籍贯”,也就是我们的老家,在哪儿呢?在北京可走的亲戚,都是妈妈的福建亲戚。他们凑在一起,呱啦呱啦地讲福州话,我们听不懂,爸也听不懂,没有办法加入他们当中——尽管爸一向说自己的“耳音”很好。每当这时,他都显得有些失落,坐在一边、找点什么东西胡乱翻看着,闷闷的。 爸过去不大谈自己的家乡和亲人,我们也想不起详细地问

2、他。只是听妈妈说过,他很小就死了亲娘,十几岁便离开了家乡,从来没有回去过。爸有时给他姐姐寄些钱,寄到镇江,我们随着妈妈“你姐姐……你姐姐……”地说,他也没有意见。我记得曾经从爸的抽屉中翻出一封落款“谈如”的旧信,问他:“谁是淡如?”“我父亲。”我们就“汪淡如如何如何”地说他父亲,爸并不制止。我从没有觉得“你姐姐”和“汪淡如”该与我们有什么实际的联系。在我们的印象中没有故乡的概念,自然这种亲情就很淡薄。 “文革”中,知道了爸的父亲是“地主”,于是在本来淡薄的感情中又加上一层反感。偶尔爸说起他父亲的名言“多年父子成兄弟”,我们只是不失时机地起一个哄;家里买了好的

3、咸鸭蛋,爸说远不如他家乡的大麻鸭下的蛋好吃,又说他的祖父把一个咸蛋分成两三顿下酒,我们会嘲笑地说“穷地主”。 我记得有一次看一篇繁体字的文章,问爸“郵”字怎么读,他眼睛一亮;“邮局的邮,我的家乡高邮的邮呀!”他找来地图,眯着已经开始发花的眼睛,指出高邮给我看。在苏北,离镇江不远的地方。“搞来搞去,侬是江北人!”我模仿着上海话说,爸稍有些不快:“江北人怎么啦?地方穷就被人蔑视,没道理!苏北人和苏南人一样聪明、勤快!”停了一会儿又嘟哝道:我的家乡也出过不少名人呢! 许多地方的人对苏北人有偏见,我很少对人说起过我的老家在苏北。犯不上为那个连我自己都没有好感的地方受

4、“连累”。 粉碎“四人帮”以后,电视里放映了大量的旧影片,我们有一搭无一搭地看。有一天晚上放的是《柳堡的故事》,插曲一唱,爸马上竖起耳朵听,继而放下手里的文章,兴冲冲地奔向那九吋的电视机。他端坐在那儿,聚精会神,那些乎平淡淡的情节竞使他感动不已,眼中炯炯地射出亮光“这是我家乡的故事!”他脱口而出。 “可是人家只说是苏北,并没有说是高邮呀!” “一定是高邮!”他再次肯定。 想想影片里的人物,我忍不住大笑:“因为地主姓汪?” 爸并不恼,还是一个劲地说,绝对就是高邮。“你看河边的大水车,那是我们家乡最典型的风景,那支歌是怎么唱的来着?他闭着眼想了一下,慢慢摇着头,

5、略微走调,但是深情地唱道: 十八的哥哥哟 惦记着小英莲 “小英莲!这是我仍高邮姑娘的名字,我们家乡的女孩子,尽是小名叫作莲子的.大莲子、小莲子……” 埋在深层的记忆,似乎一下子被翻了出来,爸非常努力地说出“柳堡”与他家乡风光一致的地方,一口咬定,即使不是高邮的故事,也一定是在那儿啪的。楞着眼歇了—会儿,喃喃地:一转眼就是四十多年呐,想不出那里现在是个什么样子! 妈让爸给他姐姐汇些钱去。大姑姑收到钱,说她要把这钱作路费,来北京看看爸。爸竞慌乱起来:十来岁上一别,几十年都没见过面,见了会怎么样?该说些什么?一连好几天,他变得碎嘴唠叨,每天都把“我姐姐”挂在嘴上。

6、妈笑他:自己的姐姐,又不是什么贵宾,至于你这么手忙脚乱的! 我们去火车站接大姑姑。爸没有把握地说,他怎么也想不出姐姐长得什么样子了,万一认不出来,接不到怎么办?我开玩笑:那就等到最后,把剩下的一个没人管的随便什么老太太接回来!爸用白眼瞪着我,觉得我简直一点都不体谅他。 担心真是多余的。这对分别了几十年的姐弟离得大老远,就双双地定在那儿,眼中盈盈地闪出泪光。爸声音发颤地小声说:那就是我姐姐!就是我姐姐!边说边快步地迎了上去。然而,下一步并没有出现影视剧中那种激动人心的场面。姑姑很镇定地把她的外孙“小黄毛”和随身的两个旅行袋介绍给我们,爸也只是问了“一路上还算顺

7、利吧?”一类的话,大家从从容容地回家。 大姑姑衣着朴素,但是整整齐齐。她身材瘦小,面色微黑,总是垂着眼睛,让人觉出她有些忧郁。她的话不多,声音低低的,说着一口高邮活。爸说,光是听听她的声音.就能想起高邮,想起小时的好些事儿来。 爸陪着大姑姑聊天,不断地问这问那,姑姑十分冷静地一一告给他。对恍如隔世的乡音,爸既熟悉又陌生,姑有时说得快了一点,他就听不大懂,问我:“说的什么?”我笑他:你的家乡话,怎么倒要问我!爸有点不好意思:得适应一阵子吧。 爸问姑姑家乡有些什么变化,那两间药铺现在还有吗?街道的布局变了没有?小时候认识的一些老人谁还健在?弟弟妹妹们都做什么工作

8、,日子过很好不好?姑姑正慢条斯理地说,“小黄毛”枪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