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宏观经济学

东北大学宏观经济学

ID:39029311

大小:4.21 MB

页数:80页

时间:2019-06-24

东北大学宏观经济学_第1页
东北大学宏观经济学_第2页
东北大学宏观经济学_第3页
东北大学宏观经济学_第4页
东北大学宏观经济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东北大学宏观经济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为什么要分析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呢?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看,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增加福利,而福利增加的途径有两个,一个是增加总福利(做大蛋糕);另一个是收入分配合理化或均等化(均分蛋糕)。本章共四节:第一节: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第二节: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第三节: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第四节: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第一节是经济增长或总福利增加的问题,后三节是收入分配的问题,是更引人关注的社会经济问题。第一节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1、经济增长:谭崇台:“经济增长是指社会财富的增长,生产的增长或产出的增长。”“用统计学的术语说,经济增长是工农业生产总值的增长,或

2、社会总产值的增长,或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或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增长,或国民收入的增长。”一、中国的经济增长(一)相关的基本概念:2、国内生产总值(GDP):格里高利·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对国内生产总值所下的定义是: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3、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国永久居民(国民)所赚到的总收入。它与GDP的区别在于,它包括本国公民在国外赚到的收入,但不包括外国人在本国赚到的收入。格里高利·曼昆4、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比经济增长具有更宽泛的外延,经济发展是指随着经济增长而

3、发生的社会经济多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包括:(1)投入结构(要素比例)的变化(2)产出结构的变化(3)一般生活水平和分配状况的变化(4)卫生健康状况的变化(5)文化教育状况的变化(6)自然环境以及生态的变化等等。有人认为,经济发展通常用“人均”指标来衡量,它更多地强调结构的演变和劳动力的效力。(二)经济增长动因的理论:是什么推动了经济增长呢?1、传统的斯密型增长模式:(与过密化增长相关)是指由劳动分工、地区专业化和市场拓展而推动的经济增长。它起源于斯密在《国富论》中的论述。斯密认为劳动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增加国民财富的重要原因。在斯密时代,劳动和自然资源是基本的生

4、产要素,而自然资源基本上是给定的。2、哈罗德(英)—多马(美)模式:由储蓄转化来的新投资(体现为资本品)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唯一因素。他们看到了资本的作用,但没有考虑到投入要素价格的相对变化会引起投入要素相互替代的可能性。3、新古典增长模式:认为经济增长是资本、劳动、技术的产出增加率之和,提出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具有重大贡献的观点。4、新剑桥增长模式:认为新古典模型把技术作为独立因素是不正确的,因为投资的增加和技术进步并不是分离的,没有投资的增加就不会有技术的进步。他们采用了“两阶级”的分析法,认为储蓄率并非是国民收入的一个简单的百分比,而是由资本利润和劳动工资在国民收入中分

5、配比例决定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息息相关,收入分配是经济增长受到决定性影响的因素。5、新增长理论:这一理论的重要贡献是将技术内生化,认为经济增长的要素除了资本和劳动以外,还有知识和技术,它能提高投资的收益,使边际生产率递增。投资促进知识积累,知识积累反过来又促进投资,由此形成良性循环。新增长理论解释了“余值”之谜,阐述了现代经济增长的特点,它强调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作用,重视制度安排和制度变迁的作用。但它大量地运用数学工具,引起一些经济学家的非议。罗默:“如果我们少花点时间来解方程组,多花点时间来精确地界定用词的真正含义,那么这个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政策讨论会更加富有成果。”(

6、三)中国经济增长动因的分析: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一系列制度变革和资源重新配置,带动了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促进了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改善了投资结构,扩大了对外贸易,使中国经济出现了持续30年的高速增长。据中国经济学家和世界银行的学者估计,这种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源泉,如果从生产要素的角度看,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左图为中国经济学家的估计右图为世界银行专家的估计(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有利因素:1、高资本积累率:中国人具有较强的储蓄冲动,资本的年积累率高达40%左右,高资本积累率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2、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中国的劳动力人口会在长时期内保持一个很大的绝对

7、数量,在今后20年内仍然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3、人力资本的积累:人力资本积累已经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改革以来劳动力受教育年限逐年递增,保证了后续力。4、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和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持续源泉。5、较大的技术进步: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技术选择上具有后发优势,可以采取购买、模仿的方式迅速实现技术进步,由此构成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上述五个因素的深层原因是制度变迁说到底,制度变迁是影响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本性因素,明晰的产权制度、健全的法律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