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上空前绝后的翻译家

中国史上空前绝后的翻译家

ID:39043572

大小:584.31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6-24

中国史上空前绝后的翻译家_第1页
中国史上空前绝后的翻译家_第2页
中国史上空前绝后的翻译家_第3页
中国史上空前绝后的翻译家_第4页
中国史上空前绝后的翻译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史上空前绝后的翻译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史上空前绝后的翻译家 (选)严复清末大翻译家严复(1853——1921)在引进西方先进思想,开发民智方面,有极大贡献。只看鲁迅青年时代读严译《天演论》时是如何陶醉,就可知那一代人的感受了。《天演论》以后,严复又有七部重要译著,合称“严译名著八种”。他自己对这些译著极有自信,曾在信中说:“且彼中有数部要书,非仆为之,可决三十年中无人可为者。”(杨正典《严复评传》25页)但是,这位伟大的先行者、思想家,当年出版这些译本时,却非易事,也许有些辛酸。这一点似乎少见提及。林纾(1852—1924年)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小说翻译家。空前绝后用在林纾(LinShu)

2、的翻译上,应该是非常恰当的。这是中国翻译史上唯一的一朵奇葩,以后不可能再出现“林纾现象”了。林纾简介林纾(1852—1924)原名群玉、秉辉,字琴南,号畏庐、畏庐居士,别署冷红生。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福建闽县(今福州)人,我国近代著名文学家。林纾少孤,自云“四十五以内,匪书不观”。十一岁从同里薛锡极问古文辞,读杜诗、欧文务于精熟。自十三龄至于二十,“杂收断简零篇用自磨治”,校阅古籍不下二千余卷。三十一岁结识李宗言,见其兄弟积书连楹,一一借读且尽。非但经、子、史籍,凡唐宋小说家言也无不搜括。后由博览转为精读。对生平所嗜书,沉酣求索,如味

3、醇酒,枕籍至深。林纾崇尚程、朱理学,读程朱二氏之书“笃嗜如饫粱肉”,却能揭露“宋儒嗜两庑之冷肉,凝拘挛曲局其身,尽日作礼容,虽心中私念美女颜色,亦不敢少动”的虚伪性,嘲笑“理学之人宗程朱,堂堂气节诛教徒。兵船一至理学慑,文移词语多模糊”。他维护封建礼教,指责青年人“欲废黜三纲,夷君臣,平父子,广其自由之途辙”,还说“荡子人含禽兽性,吾曹岂可与同群”,又敢把与封建礼教不相容的《迦茵小传》整部译出。严复《甲辰出都呈同里诸公》诗云:孤山处士音琅琅,皂袍演说常登堂。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林纾的古文论,以桐城派提倡的义法为核心,以左、马、班、韩之文为“天下

4、文章之祖庭”,以为“取义于经,取材于史,多读儒先之书,留心天下之事,文字所出,自有不可磨灭之光气”。同时林纾也看到了桐城派的种种弊病,反对墨守成规,要求“守法度,有高出法度外之眼光;循法度,有超出法度外之道力”。并提醒人们,“盖姚文最严净。吾人喜其严净,一沉溺其中,便成薄弱”;专于桐城派古文中揣摩声调,“亦必无精气神味”。他认为学桐城不如学左、庄、班、马,韩、柳、欧、曾。并以为在学习中应知变化,做到能入能出。“入者,师法也;出者,变化也。”林纾青年时代便关心世界形势,认为中国要富强,必须学习西方。中年而后,“尽购中国所有东西洋译本读之,提要钩元而会其通,为

5、省中后起英隽所矜式”。他不懂外语,不能读原著,只靠“玩索译本,默印心中”,常向马尾船政学堂师生“质西书疑义”。后来他与朋友王寿昌、魏易、王庆骥、王庆通等人合作,翻译外国小说,曾笔述英、法、美、比、俄、挪威、瑞士、希腊、日本和西班牙等十几个国家的几十名作家的作品。一生著译甚丰,翻译小说达二百余种,为中国近代译界所罕见,曾被人誉为“译界之王”。作品目录:《苍霞精舍后轩记》《洞箫徐五》《湖之鱼》《记花坞》《冷红生传》《买陂塘》《徐景颜传》《孝女耐儿传》序《游西溪记》《记惠斯敏司德大寺》(译作)林语堂百科名片林语堂,福建龙溪(现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人。原名和

6、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早年留学国外,回国后在北京大学等著名大学任教,1966年定居台湾,一生著述颇丰。中文名:林语堂出生日期:1895年10月10日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福建龙溪逝世日期:1976年3月26日代表作品:《翦拂集》、《京华烟云》、《孔子的智慧》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享年98岁。文化贡献:精通12

7、国语言,对印度古代语言研究有开拓性贡献;是国内为数很少能运用原始佛典进行研究的佛教学学者;为吐火罗语的研究开创了一个成功的方法;历经10年译毕印度古代史诗《罗摩衍那》,是我国翻译史上的空前盛事。品格:季羡林一生不重浮华,坚守平静,在给予他所有名号中,他最看重的是教师。正因如此,他才坚辞“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的称号,并说“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对待荣誉,如此淡然,大师之风,令人仰止。经典语录:自己生存,也让别的动物生存,这就是善。只考虑自己生存不考虑别人生存,这就是恶。要说真话,不讲假话

8、。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21世纪,将是中国文化复兴的世纪,这就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