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评估方法》PPT课件

《纳税评估方法》PPT课件

ID:39044859

大小:332.51 KB

页数:78页

时间:2019-06-24

《纳税评估方法》PPT课件_第1页
《纳税评估方法》PPT课件_第2页
《纳税评估方法》PPT课件_第3页
《纳税评估方法》PPT课件_第4页
《纳税评估方法》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纳税评估方法》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纳税评估方法主要方法(纳税评估的延伸形态)投入产出法能耗测算法工时(工资)耗用法设备生产能力法设备周期法毛利率法费用倒挤法以进控销法产品链分析法资金监控法外部信息核对分析法指标分析找方向、模型运用找原因指标分析: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配比分析税负率--销项、进项、利润、扣除项目项目分析:销售额--存货推算、资金流推算--投入产出、定耗测算、进项税金控制额--指标提示异常时应注意:(1)销售货物未做财务处理或虽作处理但未申报。(2)发生视同销售行为而减少的存货未计

2、销项税。(3)发生非正常损失未作进项税转出。(4)以物易物未计销售收入。(5)以货抵债未计销售收入。1.投入产出法适用范围:产品相对单一的工业企业如:纺织行业中的纺纱、食用植物油、水泥、皮革制造等行业投入产出比模型测算应税销售收入=(期初库存产品数量+测算期产品产量-期末库存产品数量)×测算期产品销售单价测算期产品产量=当期投入原材料数量×投入产出比问题值=(测算应税销售收入-企业实际申报应税销售收入)×适用税率(征收率)信息来源1、原材料数量,一方面从原材料相关科目,明细帐中取数,另一方面应与

3、仓库保管单据、凭证等核对。原材料科目辅助材料废料修理用备件外购半成品原料及主要材料包装材料2、库存商品(产成品)外购商品产品代修品代制品该科目平时只记数量不记金额,月末计算产成品的实际成本。反映产成品的收入、发出和结存情况,借方登记验收入库的各种产成品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反映发出和销售产成品的实际成本。实例分析基本情况:某织布厂2005年6月被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供货企业,现有职工90人,共有织机11台,主要产品为毛巾、浴巾。实例分析2006年1—5月,实现销售收入684500元,销项税

4、额116365元,进项税额105857元,缴纳增值税10508元,当期税负1.53%.产品平均售价为19.2元/公斤(不含税),1-5月投入棉纱62385公斤,账面期初无库存,期末库存为13000公斤,销量为37000公斤,该行业投入产出比在85%以上。实例分析2004年6月,评估人员运用投入产出比模型测算结果如下:测算期产量=62385(测算期投入原材料)×85%(投入产出率)=53027.25公斤测算期销售量=53027.25(测算期产量)-13000(期末库存)=40027.25公斤实例分

5、析评估问题值=40027.25(测算期销售量)-37000(账面销量)=3027.25公斤评估差异金额=3027.25×19.2元(每公斤售价)=58123.2元实例分析企业投入产出比(申报销售额/当期销售单价-期初库存+期末库存)/当期投入原材料数量投入产出比=(684500/19.2-0+13000)/62385=77.98%单位产品定耗模型测算应税销售收入=(期初库存产品数量+测算期产品产量-期末库存产品数量)×测算期产品销售单价测算期产品产量=测算期原材料或包装物耗用量÷单位产品耗用原材

6、料或包装物定额问题值=(测算应税销售收入-企业实际申报应税销售收入)×适用税率(征收率)友情提示(一)注意测算分析和实地调查相结合。对测算分析结果,必须深入调查,从企业仓库保管、库存明细账、辅助材料、包装物耗用等多方面印证、分析,查找线索;(二)对农副产品收购、废旧物资收购等企业可利用该法分析其收购发票开具的真实性。2.能耗测算法适用范围纺织业、造纸、水泥、钢材生产等工业企业。模型测算应税销售收入=(期初库存产品数量+测算期产品产量-期末库存产品数量)×测算期产品销售单价测算期产品产量=测算期生

7、产能耗量÷测算期单位产品能耗定额问题值=(测算应税销售收入-企业实际申报应税销售收入)×适用税率(征收率)主要产品为炼钢生铁、球墨生铁、铸造生铁。1-5月生产用电9906604.04度,行业单位产品耗电定额为150度/吨,申报销售收入12428万元,单价0.189万元/吨,利用能耗测算法分析:测算期产品产量66044.03吨测算期应税销售收入12482.32万元例某炼铁厂友情提示(一)如以电费推算用电量,应扣除企业缴纳的基本电费。因为电管部门规定,凡变压器功率在315千伏安(含)以上的,无论用电

8、多少,均须按每千伏安缴纳15元的基本电费。非生产性(办公照明、空调使用等)的扣除。是否存在将电转售其他企业或用于非应税项目等情况,少计其他业务收入或多抵进项情况。(二)应加强同当地电业管理部门、自来水公司等单位的联系,核实企业数据的真实性。(三)考虑企业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工人熟练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可根据当地实际选用或增设辅助指标,确定科学、合理的参考系数,多个指标并用,便于发现问题和疑点3.工时(工资)耗用法适用范围单位产品耗用工时或者工资基本稳定或具有一定地域标准,工资或工时记录完整、核算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