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疾病外科治疗》PPT课件

《肝脏疾病外科治疗》PPT课件

ID:39065585

大小:1.24 MB

页数:99页

时间:2019-06-24

《肝脏疾病外科治疗》PPT课件_第1页
《肝脏疾病外科治疗》PPT课件_第2页
《肝脏疾病外科治疗》PPT课件_第3页
《肝脏疾病外科治疗》PPT课件_第4页
《肝脏疾病外科治疗》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肝脏疾病外科治疗》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肝脏疾病外科治疗外科教研室第一节概 论一、肝脏的解剖位置、形态和毗邻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脏器,重约1200~1500g,左右径25cm,前后径15cm,上下径约6cm。韧带:肝圆韧带、镰状韧带、冠状韧带、左、右三角韧带、肝胃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第一肝门第二肝门第三肝门肝内管道包括Glisson系统和肝静脉系统。Glisson系统由互相伴行的门静脉、肝固有动脉、肝管的各级分支被结缔组织所包绕而构成肝的分叶分段肝脏的生理功能肝脏为生存必需器官,有重要而复杂的生理功能,目前确定的生理功能有:1.分泌胆汁2.代谢功能3.凝血功能4.解毒作用5.吞噬或免疫作用此外,肝内有铁、酮、维生素B12、

2、叶酸等造血因素,故间接参与造血。肝又储存大量血液,当急性失血时,有一定调节血液循环的作用。肝的再生肝的再生能力和潜力很大。动物试验证明将正常肝脏切除70%~80%,仍可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六周后修复生长到将近原来的重量。但在人体,一般认为约需1年。对缺氧非常敏感中医认为肝主藏血和主疏泻。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的联系:互为表里。肝在五行中属木,在阴阳为阴中之阳,与脾的关系密切,“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胆的症候概括为虚实两类:以下证型多见:肝血虚证、肝阴虚证、肝郁气滞证、肝火炽盛、肝阳上亢证、肝胆湿热证、寒滞肝脉证、胆郁痰扰证、肝风内动证。肝与腹部

3、围手术期应激的关系肝者,将军之官腹部围手术期应激,肝脏起着防卫与适应作用但应激过度,能致气血紊乱,肝失疏泄,木旺乘土,影响脾胃功能。细菌性肝脓肿概念细菌性肝脓肿是指肝脏受到细菌感染后,因未及时处理而形成脓肿,临床以发热、肝区疼痛、肝肿大为特征。本病属于中医学“肝痈”的范畴病因病理全身性细菌感染,特别是腹腔内感染时,细菌容易侵入肝脏;若病人抵抗力低下,便可发生肝脓肿。细菌可从胆道系统、肝动脉、门静脉系统、淋巴系统、肝外伤继发感染等途径进入肝脏。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其次为链球菌,经肝动脉及“隐源性”感染的致病菌多为葡萄球菌。中医学认为本病多为感受疫毒.或嗜酒肥甘而生热.或阳亢肝郁而化火,致火

4、热成毒,瘀滞于肝,使血肉腐败而成内痈。临床表现起病较急,多在原发感染性疾病的基础上突然加重,骤起寒战、高热、大汗,肝区或右上腹痛。体温常可高达39~400C,多数为驰张热。查体肝区有压痛及叩击痛。肝脓肿严重者可出现黄疸、腹水等表现。有的病人可发现右肺呼吸音减低、罗音、叩诊呈浊音等。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有核左移现象或中毒颗粒。肝功能检验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损害。急性期约有1/3的病人血液培养呈阳性。X线检查。B型超声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CT、MRI。鉴别诊断1.阿米巴性肝脓肿2.右膈下脓肿3.肝癌非手术疗法急性期但尚未局限的肝脓肿和多发小肝脓肿,宜采用非手术治疗。1.抗感

5、染2.外治法四黄散、金黄散外敷。3.支持疗法辨证论治早期病证多属肝胆郁热,治宜疏肝利胆,凉血清热,方选清营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中后期多属火毒蕴盛,治宜泻火解毒,佐以透脓,方用黄连解毒汤合透脓散加减。手术治疗对于较大的肝脓肿,应施行脓肿穿刺或切开引流。病程长的慢性局限性厚壁脓肿,也可行肝叶切除或部分肝切除术。术后辨证论治以透托或补托为大法。原发性肝癌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外科教研室原发性肝癌【目的要求】1.了解原发性肝癌的病因病机。2.掌握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中西结合治疗方法。【教学内容】1.概述:定义、特点。2.病因病机。3.诊断。4.鉴别诊断。5.治疗。概论原发性肝癌(primar

6、ylivercancer)是指发生于肝细胞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癌变。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年死亡率为20.40/10万。本病属于中医学“胁痛”、“积聚”、“黄疸”等范畴。1、临床多表现为肝区痛,上腹部肿块,进行性消瘦等。2、具有起病隐匿、潜伏期长、高度恶性、进展快、侵袭性强、易转移、预后差等特点。3、本病属中医学“胁痛”、“积聚”、“黄疸”等范畴。肝脏解剖中医病因病机肝癌的致病因素与发病机制复杂。中医学认为肝癌是由于七情内伤、饮食劳倦,或邪毒内侵,致脏腑气血亏虚,气滞血瘀、湿热痰毒等互结于肝所致。肝脏属木,脾脏属土,分居两胁下。肝主疏泄,脾主运化与统血。本病与肝脾两脏密切相关。A.

7、情志失调是肝癌的主要致病因素。若情志损伤,多怒伤肝,疏泄失职,致气滞血瘀;或情志久郁,损伤脾气,运化失职,停为痰浊。痰与瘀均为肝癌形成的主要因素。B.饮食不节,或食入腐败不洁之品亦可损伤脾胃,致湿毒内生,痰热互结,阻塞肝络,气、血、湿、痰、毒等蕴结于肝络而成癌肿。总之,本病病位在肝,病机与脾脏密切相关,随病程进展可影响胆、胃、肾等脏腑功能。早期以实证为主。晚期邪侵日深,耗伤气血,正气不足,则以虚证为主。西医病因和发病机制认为与肝炎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