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类和生物膜》PPT课件

《脂类和生物膜》PPT课件

ID:39074781

大小:1.77 MB

页数:120页

时间:2019-06-24

《脂类和生物膜》PPT课件_第1页
《脂类和生物膜》PPT课件_第2页
《脂类和生物膜》PPT课件_第3页
《脂类和生物膜》PPT课件_第4页
《脂类和生物膜》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脂类和生物膜》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脂类和生物膜第一节脂在结构和功能上表现出多样性第二节脂肪酸第三节三脂酰甘油和蜡第四节酸败与脂质过氧化第五节甘油磷脂第六节鞘脂第七节萜和类固醇第八节脂蛋白第九节脂质的提取、分离与分析lipids通常具有下列共同特征多数脂类不溶于水而溶于乙醚、石油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大多具有酯的结构,并以脂肪酸形成的酯最多。都是由生物体产生,并能由生物体所利用(与矿物油不同)。例外:卵磷脂、鞘磷脂和脑苷脂类。生物脂类是一类范围很广的化合物,化学成分及结构差异极大,脂类定义的特点就是水不溶性(waterinsoluble)(即脂溶性,fat-soluble)。表脂质的分类主类亚类组成简单脂质

2、酰基甘油甘油+脂肪酸(占天然脂质的95%左右)(simplelipids)蜡长链脂肪醇+长链脂肪酸复合脂质磷酸酰基甘油甘油+脂肪酸+磷酸盐+含氮基团(complexlipids)鞘磷脂类鞘氨醇+脂肪酸+磷酸盐+胆碱脑苷脂类鞘氨醇+脂肪酸+糖神经节苷脂类鞘氨醇+脂肪酸+碳水化合物衍生脂质衍生脂质类胡萝卜素,类固醇,脂溶性维生素等(derivativelipids)第一节脂在结构和功能上表现出多样性生物体内的脂类脂类单纯脂类复合脂类非皂化脂类酰基甘油酯蜡磷脂糖脂、硫脂萜类甾醇类含有脂肪酸不含脂肪酸脂类功能主要的能量供应和贮存形式;生物膜约一半的部分(磷脂及固醇);有些脂类虽然数量较低,

3、但作为酶的辅助因子、电子载体、光吸收色素、疏水稳定体、乳化剂、激素及胞间信息等方面都起着关键作用;有些脂类有防止机械损伤及防止热量散发的保护作用。脂类的功能I提供能量:产热高,达9千卡/克。正常人体每日所需热量大约有25-30%由脂肪提供。储存能量:人体脂肪细胞可储存大量脂肪。防寒及保护身体:皮下脂肪是一种较好的绝缘物质,可保持体温。对身体一些重要器官起着支持和固定作用,使人体器官免受外界环境损伤。增进饱腹感及摄人食物的口感。胃留时间长,不易饥饿。另外,脂肪可以增加食物的烹任效果和食物的香味。脂肪还能刺激消化液的分泌。脂类的功能II脂肪是脂溶性维生素的载体,食物中缺少脂肪会影响这些

4、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磷脂的功用:体内最多的脂类,是细胞膜和血液的组成物质;神经组织含有大量磷脂,磷脂和神经兴奋有关;磷脂能在脂肪吸收过程中起重要的乳化作用,是一种高效的乳化剂,脂肪和胆固醇在血液中运输时,都需要有足够的磷脂才能顺利进行。在胆汁中磷脂与胆盐、胆固醇一起形成胶粒,以利于胆固醇的溶解和排泄。脂类的功能III胆固醇的功用:胆固醇是从食物摄入或在体内合成的。血液中胆固醇高可能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胆固醇是细胞膜和细胞器的重要构成成分、是体内合成维生素D和胆汁酸的原料、胆固醇在体内可转变成各种肾上腺皮质激素,如皮质醇、醛固酮、胆固醇还是性激素睾酮和雌二醇的前体。脂蛋白的功用:血浆脂

5、蛋白包括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脂肪酸饱和脂肪酸:软脂酸(16C)、硬脂酸(18C)不饱和脂肪酸含1个双键(油酸)含2个双键(亚油酸)含3个双键(亚麻酸)含4个双键(花生四烯酸)第二节脂肪酸脂肪酸是许多脂的成分:脂质化合物种类繁多,结构各异,其中95%左右的是脂肪酸甘油酯,即脂肪(fat)。NomenclatureofFattyAcid(FA)1.系统命名法CH3(CH2)7CH=CH(CH2)7COOH9-十八烯酸2.数字命名法n:m(n-碳链数,m-双键数)例:18:018:118:218:3CH3(CH2)7CH=CH(CH2)7COOH从此端编

6、号记作:ω数字从此端编号3.俗名或普通名4.英文缩写(见下页表)表一些常见脂肪酸的命名数字命名系统命名俗名或普通名英文缩写4:0丁酸酪酸(Butyricacid)B6:0己酸己酸(Caproicacid)H8:0辛酸辛酸(Caprylicacid)Oc10:0癸酸癸酸(Capricacid)D12:0十二酸月桂酸(Lauricacid)La14:0十四酸肉豆蔻酸(Myristicacid)M16:0十六酸棕榈酸(Palmticacid)P16:19-十六烯酸棕榈油酸(Palmitoleicacid)Po18:0十八酸硬脂酸(Stearicacid)St18:1ω99-十八烯酸油酸(

7、Oleicacid)O18:2ω69,12-十八二烯酸亚油酸(Linoleicacid)L18:3ω39,12,15-十八三烯酸α-亚麻酸(Linolenicacid)α-Ln18:3ω66,9,12-十八三烯酸γ-亚麻酸(Linolenicacid)γ-Ln20:0二十酸花生酸(Arachidicacid)Ad20:4ω65,8,11,14-二十碳四烯酸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acid)An20:5ω35,8,11,14,17-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