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带钢矫直机支撑辊辊印的产生机理及措施

冷轧带钢矫直机支撑辊辊印的产生机理及措施

ID:3908749

大小:368.1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25

冷轧带钢矫直机支撑辊辊印的产生机理及措施_第1页
冷轧带钢矫直机支撑辊辊印的产生机理及措施_第2页
冷轧带钢矫直机支撑辊辊印的产生机理及措施_第3页
冷轧带钢矫直机支撑辊辊印的产生机理及措施_第4页
冷轧带钢矫直机支撑辊辊印的产生机理及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冷轧带钢矫直机支撑辊辊印的产生机理及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冷轧带钢矫直机支撑辊辊印的产生机理及措施温艳杨鹏(鞍钢股份公司冷轧厂)摘要比较在结构上不同的两套矫直辊系,来找出产生支撑辊印的原因,通过分析各矫直辊参数不同及对支撑辊印的影响,优化工艺方法减少此缺陷的产生。关键词支撑辊印产生机理矫直AbstractThecausesofbackuprollmarksisfoundoutbycomparingtwolevelersrollerofdifferentStructures.Byanalysisvariousfactorsinfluencingbackuprollmarks,optimizingtechn

2、iquesandreducingthedefects.Keywordsbackuproll,causes,leveler1前言在冷轧板带钢生产中,剪切工序做为板带钢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对于表面质量检查、消除和减轻上道工序产生的轻微缺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可是,长期以来剪切工序在矫直环节却出现了重要的缺陷即:矫直机支撑辊辊印。下面我就这一缺陷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2矫直机的矫直原理轧件进入旋转着的工作辊中,经过多次的、反复的、正反方向的弯曲变形使其原始曲率的不均匀性得到消除,从而使曲率从大变小,达到矫直的目的;矫直机有以下参数:支撑辊印:平直光滑的工

3、作辊辊面粘有金属铁粉及残留乳液,从而在矫直带钢时,被传递到支撑辊表面,在由支撑辊传递到工作辊表面在带钢表面形成可见,元明显手感的压印,多呈条带状。用擦拭法去处效果不明显,影响冷轧板带钢的表面质量与美观。辊子直径:辊径过小强度不够,辊径过大,作用在辊子上的压力也越大,轧件得不到足够的弯曲变形,使矫直质量达不到要求。辊子数量:辊数增加,就增加了轧件反复弯曲的次数,有利于提高矫直精度;但实际上辊数达到一定数量后,靠增加辊数来提高矫直效果已不明显,反而却增加能耗,因此,在保证矫直要求的前提下,辊数应尽量少。辊子间距:辊间距对于轧件矫直质量和作用在辊子上的

4、压力有很大关系。辊距过小,作用在辊子上的压力太大,矫直机不仅能量消耗增大,而且,当接触应力超过其许用值时,辊子会过早磨损;而辊距过大,带材变形就不充分,不能达到所要求的矫直效果。综上所述:小辊径、多辊数及小的辊间距适合于矫直断面较薄的板带钢,大辊径、少辊数、大的辊间距适合于矫直断面较厚的板带钢,具体请参照表1:表1带钢厚度选取矫直辊数量表298图1为1550/3.0/23型高效矫直机的辊系3两种矫直机辊系在结构上的不同点鞍钢冷轧厂剪切工序有两套具有代表性的矫直机,一套五十年代苏联设备,由于其工艺落后,自动化水平低,设备陈旧,磨损严重,现已停止不用

5、;另一套是九十年代国外矫直机,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设备。然而,老设备在生产厚料时却没有出现过支撑辊印痕,而德国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出现了矫直机支撑辊印痕,这一缺陷一直是影响剪切工序表面质量的主要缺陷。两套辊系的基本参数和动作方式比较:见表2表2两套辊系的基本参数和动作方式工作辊直径6847工作辊中心距7049工作辊数1723工作辊长17001800支撑辊直径13548支撑辊中心距14050支撑辊数133225上辊系动作方式中心高度调整上辊系倾斜度调整可调可诵下支撑辊动作方式不可调可调中间辊没有有比较得出,旧设备的大辊径、少辊数更适合于矫直2.

6、5一一3.0厚度的带钢,而国外新设备的小辊径、多辊数就不太适合了。苏联老设备支撑辊中心距与支撑辊直径差为6mm,有足够的空间有利于带钢表面被弯曲变形后松脱的表面铁粉的下落并使之与辊分离,而德国公司在精细的理念和严格的技术要求下,辊间距较小(一侧只有imm),不利于铁粉、残留乳液(干状)的脱落。而上道平整工序又为小压下量的轧制,使带钢在不超过百分之3毫米的深度内进行表面强化的过程,厚料用大的压下量与大张力(在后面带钢受力分析中会提到张力矫直的正、反作用)使一些铁粉被紧密的压在带钢表面,经过剪切工序矫直后,带钢被反复的、多次的弯曲,使带钢表面的铁粉脱

7、落,脱落的铁粉由于辊间距小不能下落带出,便黏附在工作辊表面,在通过中间辊的传递也黏附到支撑辊辊面,不断黏附,不断被传递再反压回到板面上,形成钢板表面支撑辊印印痕。299图2带钢表面的支撑辊印癌图3卸下的_日辊状态:支撑辊被从工作辊缝落下的铁粉所包围园此说在辊系结构方面由于设计理念的不同,故带来的结果也不同。国外的支撑辊如在排列方式上做一些调整,采用交错排列的,对减轻支撑印痕会带来一定效果。4矫直机布置形式与辊系、带钢受力分析苏联旧设备由于采用一套矫直机辊系矫直达不到用户要求,故采用了两套矫直机辊系矫直。好处在于分段、多道次矫直,矫直力矩减小.每段

8、的压下量小(压下量过大易产生支撑辊印);而国外的一次矫直,带来的是大压下量的矫直力矩,矫直力不是被分解,而是集中了。另外安装在1#剪切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