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条件对非晶态pd-ni-p镀层组成和形貌的影响

电镀条件对非晶态pd-ni-p镀层组成和形貌的影响

ID:3909143

大小:223.2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25

电镀条件对非晶态pd-ni-p镀层组成和形貌的影响_第1页
电镀条件对非晶态pd-ni-p镀层组成和形貌的影响_第2页
电镀条件对非晶态pd-ni-p镀层组成和形貌的影响_第3页
电镀条件对非晶态pd-ni-p镀层组成和形貌的影响_第4页
资源描述:

《电镀条件对非晶态pd-ni-p镀层组成和形貌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第4l卷第4期材料保护Vol_4lNo.42008年4月MaterialsProtectionApr.2008电镀条件对非晶态Pd-Ni-P镀层组成和形貌的影响楼莹,岑树琼,周颖华,牛振江,李则林(1.浙江师范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浙江省固体表面反应化学重点实验室,浙江金华321004;2.金华教育学院生化系,浙江金华321000)[摘要]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了P(J—Ni—P合金,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谱(EDX)、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对镀层的形貌、成分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了PdC1、NiSO·

2、6HO主盐浓度、电流密度等电镀条件对其形貌、组成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控制主盐浓度和电流密度,可以获得不同成分的P(J—Ni—P合金镀层。P(J—Ni—P合金镀层的结构为非晶态结构或微晶结构,在300cIC下热处理lh后,非晶态镀层有少量NiP相析出,但仍基本保持非晶态。350cIC下热处理1h后,镀层发生晶化,主要析出NiP、NiPd2P相。在3%NaC1溶液中,P(J—Ni—P合金镀层的耐腐蚀性能优于Ni—P镀层,耐腐蚀性能随P(J含量增加而增强。[关键词]Pd—Ni—P合金;电沉积;形貌;耐蚀性能;非晶态[中图分类号]TQ153.1[文献标识码]A

3、[文章编号]1001—1560(2008)04—0010—04O前言LH3P03、20.0g/LH3BO3,pH值为4.0,镀液温度50cIC。改变PdC1、乙二胺、NiSO·6HO浓度(在所有试非晶态合金(金属玻璃)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良验中,均根据PdC1和NiSO的浓度调节乙二胺的浓度,好的耐腐蚀性,成为材料科学中重要的研究对象’。以保持镀液中Pd/乙二胺和Ni/乙二胺的摩尔比为P(J—Ni.P合金在很宽的组成范围内容易形成非品态结构,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在机械、电催化等方面都有1:2),电流密度10~100mA/cm。电沉积试验采用双良好的应用前景一。

4、以物理方法制备Pd—Ni—P合金电极体系,纯铜片为阴极,暴露面积0.5cm,其余部分已经被广泛研究~91,Kawamura等报道了P(J4oNi40P2o用604硅橡胶绝缘密封,阳极为大面积Pt片。工艺流合金具有出众的超塑性。wu等¨”。研究了真空电弧熔程:阴极除油一水洗一活化一电沉积一水洗一烘干一化技术制备的Pd。Ni。P。合金在多种腐蚀溶液中的耐保存。蚀性能。刘冰“等人研究了在半导体硅上电沉积采用Tafel曲线分析合金镀层在3%NaC1水溶液中Ni—Pd—P薄膜及其结构,探讨了镀液中HPO浓度和的耐蚀性能,采用三电极体系,P(J—Ni—P合金镀层为工作pH

5、值对镀层组成的影响。结明,镀层中的P含量电极,HHg2SO/K2SO(饱和)为参比电极(SMSE),Pt与镀层的形貌和结构密切相关。但用电化学方法制备电极为辅助电极,扫描速率0.5mV/s,试验温度30cIC。P(J—Ni—P合金的报道却很少⋯,本工作以恒电流沉所用溶液均为分析纯试剂,以三次水配制(比电阻积了P(J—Ni—P三元合金镀层,分析了镀液中PdC1、18.2mQ·cm)。所有电化学试验均在CHI660B电化NiSO浓度及电流密度等条件对P(J—Ni—P合金镀层成学工作站上进行。分、形貌、结构和耐蚀性能的影响。1.2镀层结构、形貌及成分分析1试验镀层的

6、结构采用x射线衍射谱(XRD)进行表征,所用仪器为x’PertPW3040/60,采用cu靶,管电压401.1镀层制备kV,管电流40mA。扫描速率6o/rain,扫描范围30。~为保证镀液稳定性,试验中固定工艺条件:20.070。。表面形貌用$4800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加速电压1kV,工作距离8mm。化学成分分析用EDX[收稿日期]2008—01—16能谱仪在液氮环境下进行。加速电压25kV,工作距离[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404028)15mm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电镀条件对非晶态Pd—Ni—P镀层组成和形貌

7、的影响2.1.2电流密度2结果与讨论2.0g/LPdC1,、10.0g/LNiSO4·6H2O、20.0g/L鲫H加P∞O3、2∞0.0加gm/L0HBO3、6.0mL/L乙二胺,pH值为2.1电沉积条件对镀层成分的影响4.0,温度50℃条件下,改变电流密度所得Pd—Ni—P合2.1.1PdC1,和NiSO浓度金镀层成分原子分数曲线见图3。从图3可以看出,在10.0g/LNiSO4·6H2O,6.0mL/L乙二胺和电流低电流密度范围(10~25mA/cm),随电流密度的升密度25mA/cm下,改变PdC1浓度2.0~5.0g/L,镀高,镀层中Pd和P的含量有所

8、增加,相应地Ni含量下层成分原子分数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