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盘游戏疗法的形成和应用

沙盘游戏疗法的形成和应用

ID:39095068

大小:370.5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24

沙盘游戏疗法的形成和应用_第1页
沙盘游戏疗法的形成和应用_第2页
沙盘游戏疗法的形成和应用_第3页
沙盘游戏疗法的形成和应用_第4页
沙盘游戏疗法的形成和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沙盘游戏疗法的形成和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沙盘游戏”作为一种有效的挖掘人类潜意识的活动性治疗方法,在国外从形成到蓬勃发展已有数十年,其理论已臻成熟,应用日益广泛,影响逐渐深远。它不但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同时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心理教育乃至培养创造力的方法与技术。“沙盘游戏疗法”(sandplaytherapy)在国外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非常成熟和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在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形成了一批专业的沙盘心理治疗家。沙盘游戏疗法,简而言之,沙盘游戏疗法主要是使用沙、沙盘,以及一些人或物的缩微模型来进行心理治疗与心理辅导的一种有效的方

2、法。为了与“沙盘疗法”(sandtraytherapy)这一更一般的术语相区别,它专指以荣格的理论为背景、由卡尔夫创造的一种治疗方法。这种方法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强调创造过程本身自发和自动的特点,其本质是非言语和象征性的。它完全满足这一基本原则,即最大限度地给人们以想象的自由,允许人们精心构造和发展自己头脑中任意驰骋的各种主题。欧洲的心脏瑞士,瑞士的心脏苏黎士,是荣格心理分析的发源地,同时也是沙盘游戏疗法产生的第一故乡。受荣格积极想象技术及其它理论的启发,经由威尔斯、洛温菲尔德和卡尔夫等人的杰出努力,再加上古代传统的召唤和儿

3、童天性的自发表现,沙盘游戏作为一种治疗方法终于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最终形成并得以问世。一开始,它的治疗对象主要是儿童,现在已逐渐扩展到对成年人的分析及治疗。几十年来,沙盘游戏疗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挖掘人类潜意识的治疗方法,操作简单、切实可行,既经受住了实践的考验,又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支持,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沙盘游戏有两大基本构成要素:沙子和人或物的缩微模型,其中每一种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下面我们就先来回顾一下沙盘游戏产生的历史渊源和形成过程,然后介绍沙盘游戏疗法的一些具体应用情况,最后展望一下沙盘游戏疗法的未来。

4、一、沙盘游戏疗法的历史渊源(一)古代传统中的神秘之沙沙是儿童最爱玩的材料之一,几乎每一个人儿时都曾有过玩沙的经验,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儿童都不例外。沙的流动性和可塑性,使人们可以任意发挥想象力用它来建造自己心中的城堡、村庄、山川和河流,以及其它任何东西。不同的文化也常常在神秘的占卜仪式中用到沙。例如,马里的多贡族的医药师们在沙上圈定一块地方,随后通过译读当晚沙狐在上面留下的爪印来预测未来;西藏佛教徒花几个星期的时间在沙上创造出廓拉克克拉(Kalachakra)曼荼罗,并用之冥思和作为密宗修行的开始;唐纳德•桑德纳(Dona

5、ldSandner)在《纳瓦霍族的治愈象征》一书中写到,纳瓦霍族人在画沙仪式中创造出宇宙秩序的意象,以祈求上天赐予他们治愈疾病的力量,据说这种自然的治愈力能将人的心灵带回到与宇宙和谐统一的状态;中国民间也有一些巫师用沙盘来给人算命,他们闭着眼睛手持木棒,一边嘴里念念有词,一边按照“神的旨意”在沙盘上颤抖地形成一定的符号、图案……当所有上述的这些仪式一旦完成之后,沙面就被刷新抚平了,一切的符号、图案也随之消失于“无意识”的世界。不论沙盘生成物的制造者是孩子、医药师,还是巫师、僧人,那些潜在的、不可言状的创造力都是在一种直觉的

6、、非理性的水平上激发的。沙打开了无意识世界的大门。由于沙粒是由地球表面岩石的风化形成的,沙还被认为是浇注和塑造象征世界的映象物的理想材料,我们可以“……在一粒沙中看到整个世界”,正如布莱克在《天真之歌》中写到的那样。沙又是易受外界影响的、易变的和非永久的;莎士比亚曾在他的剧本《维纳斯与阿多尼斯》中写到:“在沙上跳舞,然而却看不见脚印。”文学家对沙的比喻与想象,非常接近于心理分析中的潜意识的范畴。(二)童年象征性游戏中的玩偶玩偶,或用术语来说即人或物的缩微模型(miniature),也是儿童非常钟爱的东西。我们都不会忘记自己

7、小时侯天天抱在怀里的洋娃娃、小布熊或男孩子玩的小汽车、冲锋枪。它们伴随着我们度过美好的童年时光,寄托着我们童年时期的梦想。我们白天同它们玩耍,对它们自言自语,晚上还不肯撒手,要抱着它们入梦。其实早在远古时期,儿童就有了自己最原始、最简易的玩具,哪怕这“玩具”只是一小块石头、一小根木棒;早在远古时期,儿童就懂得利用身边的一些小物件在地上构建自己想象中的各种图景。这种游戏非常普遍,没有时间、地域的限制,几乎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必然地会经历这么一个“恋物”、“玩物”的时期,它对孩子心理的发展常常具有着不可忽视和无以替代的作用

8、。为了了解这种为了个体心理平衡而进行的私人化游戏到底有多么必要和有用,我们可以来看看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小时侯的一端经历:由于我自我的分裂和对世界的不确定感,使得我做出了当时自己也不理解的举动。那时我有一个当时小学生常用的涂着黄漆的铅笔盒,还有一把小锁和一根普通的尺子。在尺子的一头,我刻了一个小矮人,它大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