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室医院感染培训相关知识

内镜室医院感染培训相关知识

ID:39095875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4

内镜室医院感染培训相关知识_第1页
内镜室医院感染培训相关知识_第2页
内镜室医院感染培训相关知识_第3页
内镜室医院感染培训相关知识_第4页
资源描述:

《内镜室医院感染培训相关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内镜室医院感染培训相关知识一、内镜室工作人员培训及防护从事内镜诊疗和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培训,具备内镜相关感染危险因素、感染爆发的处置、化学因子危害、清洗消毒及职业防护等方面的知识,以确保相关规章制度的落实。工作人员在进行内镜诊疗操作及清洗消毒内镜时,应当注意个人防护,适当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口罩、眼罩、手套、抗湿袍或围裙、帽子等,必要时使用防护面罩,以防接触感染因子和有毒化学因子.二、内镜及其附件的使用后处置1、内镜及其附件使用后应当立即清洗、消毒或者灭菌。2、禁止使用非流动水对内镜进行清洗。3、所使用

2、的消毒剂、消毒器械或者其他消毒设备,必须符合《消毒管理办法》的规定,并按照批准使用的范围和方法使用。4、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经外科切口进入无菌腔室的内镜及其附件,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水平,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5、凡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内镜附件必须达到灭菌水平,如活检钳、高频电刀等。6、与人体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组织、器官,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内镜及其附件,应达到高水平消毒,如喉镜、气管镜、支气管镜、胃镜、肠镜、乙状结肠镜等。1、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时间应当使用计时器控制。2、一人一用一

3、消毒或者一人一用一灭菌原则。3、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规范,负责对本机构内镜使用和清洗消毒质量监督管理。三、内镜及附件常用的灭菌方法内镜及附件常用的灭菌方法有:压力蒸汽等物理灭菌方法,以及使用环氧乙烷、戊二醛等化学灭菌剂进行灭菌。内镜及附件常用的消毒方法有:采用戊二醛、邻苯二醛、过氧化酸等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1.压力蒸汽灭菌内镜及附件使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程序进行灭菌时,灭菌参数由内镜肌肤吉安的材料性质不同及是否裸露耳钉。因此需注意按内镜说明书要求选择合适的温度和时间。2.环氧乙烷气体灭菌使用环氧乙烷灭菌前,内镜及附件必须从分清洗干净,因为残留的

4、有机物或无机盐可影响环氧乙烷的穿透,消耗部分氧乙烷,干扰灭菌效果;同时应控制内镜及附件的水分,以免造成环氧乙烷稀释和水解,影响灭菌效果。3.低温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为一种低温灭菌技术,基友安全、简便、快速、无残留毒性的特点。适用于各种内镜及附件的灭菌。它能在28~75min范围内使内镜达到灭菌要求。4.戊二醛侵泡消毒或灭菌2%的碱性戊二醛时目前使用最多的内镜灭菌与高水平消毒方法。但戊二醛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与致敏作用,在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需要消毒的内镜采用2%的碱性戊二醛时,侵泡时间为: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侵泡不少于10min,支气管镜侵泡不少

5、于20min,结核分枝杆菌、其他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内镜侵泡不少于45min.当日不在使用的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采用2%的碱性戊二醛消毒时,应当延长消毒时间至30min.每天诊疗工作开始前对当天使用的内镜进行再次消毒,消毒时间不少于20min.5.过氧乙酸灭菌目前过氧乙酸主要用于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使用时已将过氧乙酸稀释,并添加缓冲剂。该系统用于可全侵泡式内镜的消毒与灭菌。6.邻苯二甲醛侵泡消毒邻苯二甲醛式高水平消毒剂,使用浓度为0.55%.邻苯二甲醛较戊二醛毒性低,稳定性好,几乎无味,对鼻粘膜及眼结膜无刺激,对金属无腐蚀性,使用钳无

6、需激活。7.煮沸消毒要求达到消毒水平的硬式内镜,如喉镜、阴道镜等,可采用煮沸消毒20min的方法。8.乙醇75%乙醇主要用于内镜内通道的干燥,也用于非全侵式内镜操作部消毒。必须用清水擦拭后再用75%乙醇擦拭消毒。9.自动清洗消毒器在使用自动清洗消毒器进行内镜的清洗消毒之前,应先对内镜按程序进行手工清洗。四、内镜清洗、消毒灭菌记录与监控应对内镜清洗、消毒、灭菌情况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就诊患者、使用内镜的编号、清洗时间、消毒时间及操作人员姓名等事项,以方便出现内镜相关感染病例时进行追踪。以保证内镜消毒效果,每天使用前必须进行消毒剂浓度监测;应每季度

7、对消毒后的内镜进行生物学检测并记录;灭菌后的内镜每月进行生物学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保存三年。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内镜使用和清洗消毒质量的监督管理。发现内镜相关感染爆发时,要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开展对爆发原因的调查,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五、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的检测1、消毒剂浓度必须每日定时监测并做好记录,保证消毒效果。消毒剂使用的时间不得超过产品说明书规定的使用期限。2、消毒后的内镜应当每季度进行生物学检测并做好监测记录;灭菌后的内镜应当每月进行生物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3、监测数量:内镜数量≤5条的,每次全部监测;≥5条的,每次监测数量不低于

8、5条。4、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20cfu/件,不能检出致病菌;灭菌后内镜合格标准为:无菌检测合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