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时跟踪练

2020版高考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时跟踪练

ID:39098284

大小:1.58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4

2020版高考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时跟踪练_第1页
2020版高考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时跟踪练_第2页
2020版高考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时跟踪练_第3页
2020版高考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时跟踪练_第4页
2020版高考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时跟踪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时跟踪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跟踪练(十二)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选择题(2019·惠州模拟)和田玉是一种深埋在地下的白云岩变质而成的大理岩,再经岩浆活动形成的岩石(这种石包玉的石与玉界限清楚,可以分离)。当岩石露出地表,经风化、流水冲刷和搬运,沉积,石与玉则分离,这便形成鹅卵石状的籽料。据此,完成1~2题。1.籽料形成过程中的地质作用先后顺序是(  )A.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外力作用—地壳运动B.变质作用—岩浆侵入—地壳运动—外力作用C.变质作用—地壳运动—岩浆侵入—外力作用D.外力作用—变质作用—岩浆侵入—地壳运动2.根据材料和图片信息,图中寻找籽料的最佳地段是(  

2、)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和田玉籽料的形成过程为:白云岩变质形成大理岩(变质作用)—岩浆活动(在地壳内部应为侵入岩)—露出地表(地壳运动)—风化、流水冲刷和搬运,沉积(外力作用),故本题选B。第2题,根据等高线弯曲与河流的关系,可判断河流的流向为由①流向④,①②河段位于河流的上游方向,侵蚀作用强,③④位于河流下游方向,沉积作用强,③河段位于山麓附近,沉积物颗粒较大,④位于下游,流速慢,沉积颗粒物较小;根据题干中和田玉的籽料颗粒较大,故该题应选C。答案:1.B 2.C(2019·南充二诊)2017年11月初,

3、位于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阿贡火山喷发,下图为阿贡火山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阿贡火山所处的板块及其边界类型分别是(  )A.印度洋板块 生长边界B.印度洋板块 消亡边界C.欧亚板块 生长边界D.欧亚板块 消亡边界4.此时阿贡火山的火山灰主要飘向为(  )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北方D.西南方解析:第3题,阿贡火山位于欧亚板块上,处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附近。第4题,此时为北半球冬季,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北风,火山灰飘向东南方向。答案:3.D 4.B(2019·菏泽一模)读等高线地形图和地质剖面图(单位:m),完成5

4、~6题。5.图示发生的构造运动先后顺序为(  )A.褶皱—沉积—断层B.沉积—断层—褶皱C.沉积—褶皱—断层D.断层—褶皱—沉积6.图中地形的成因可能是(  )①岩层挤压,槽部紧实,难以侵蚀 ②岩层挤压拱起形成③形成断块错动抬升成山 ④岩浆喷发冷却成山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第5题,由图示等高线可知该地是山地,J、T、P是不同时代的岩层,说明该地先有沉积作用形成的各时代岩层,再经褶皱形成山地;后又经历了断层过程。选C正确。第6题,图示是山地,是岩层受水平挤压拱起形成;图中J、T岩层间有断层发育,也可能是形成断块错动抬升成山;图中没有岩

5、层的新老关系特征,不能判断是向斜构造还是背斜构造;没有岩浆活动现象。选B正确。答案:5.C 6.B(2019·深圳模拟)河流像蛇一样弯弯曲曲地流淌,是一种河流造就的地貌景观,地理学者把它称作曲流地貌或蛇曲地貌,一般形成于草原、湿地等平坦地区。下图为青藏高原上青海省玉树直门达村附近的通天河,该河穿行于山脉之间,仿佛嵌入岩石深处,如游龙一般蜿蜒曲折,被称为“嵌入式蛇曲”,展现另类的立体蛇曲之美。据此,完成7~8题。7.图中通天河蛇曲具有另类之美的原因是(  )A.侧蚀作用强烈,更加弯曲B.位于青藏高原,落差更大,立体感强C.流量大,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

6、富D.地壳断裂下陷,峡谷幽长,更加柔美8.据材料推测“立体蛇曲”的形成过程(  )①冰川侵蚀 ②地壳隆起 ③侧蚀 ④断裂下陷⑤下切侵蚀A.②④⑤B.②③⑤C.③④⑤D.③②⑤解析:第7题,图中通天河蛇曲具有另类之美的原因是位于青藏高原,该河穿行于山脉之间,仿佛嵌入岩石深处,落差更大,立体感强,B对。侧蚀作用差异不大,不是另类之美的原因,A错。流量大,水流湍急,不易发展成蛇曲,C错。地壳断裂下陷,缺少柔美,D错。第8题,根据材料,蛇曲地貌一般形成于草原、湿地等平坦地区。推测“立体蛇曲”的形成过程先是在地形平坦时期,受③侧蚀作用,发育成蛇曲。后来发生②

7、地壳隆起,落差大,河流下切侵蚀增强,⑤增强,形成嵌入式蛇曲。因此形成过程顺序是③②⑤,D对。没有冰川侵蚀、断裂下陷影响,①④错。A、B、C错。答案:7.B 8.D(2019·安徽A10联盟联考)壶穴又称“瓯穴”,是指流水对基岩表面侵蚀而形成的凹坑,主要是涡流或水流携带砾石或粗沉积物研磨基岩河床形成。下图为贵州绥阳河洞壶穴的演化过程图,从发育阶段看,其形成演化分为三个阶段;“碟型”壶穴形成阶段;“Ω”倒型壶穴发育阶段;“锅”型壶穴发育阶段。据此,完成9~11题。9.壶穴形成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0.图中壶穴形成的过程是( 

8、 )A.甲乙丙B.丙乙甲C.乙甲丙D.乙丙甲11.壶穴形成过程中,作用最小的因素是(  )A.气温B.降水量C.地势D.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