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山东省济宁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ID:39105353

大小:602.87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6-24

山东省济宁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山东省济宁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山东省济宁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山东省济宁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山东省济宁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宁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东省济宁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说明:1.本试卷共分第Ⅰ.Ⅱ卷两部分,第Ⅰ卷做在答题卡上,第Ⅱ卷做在答题卷上。2.本试卷共23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敦煌出土的唐宋诗有云:“贫儿二亩地,干枯十树桑。桑下种粟麦,四时供父娘。”“妇即客春持,夫即客扶梨。黄昏到家里,无米复无柴。男女空饿肚,状似一食斋。”这反映出A.中国北方常受饥谨的威胁B.中国农村耕者无其田的现象C.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进步D.耕织结构下农户贫困的情状2

2、.中国古代最稀少、最精美的东西往往会被皇家垄断。宫廷收藏的手工艺品主要来自A.藩属国贡品B.官营作坊C.民营作坊D.家庭作坊3.史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素材。第一手史料是当事人或历史现场遗留下的历史材料。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研究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第一手史料的是A.B.C.D.4.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中指出:“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该材料意在反映明清时期A.商人政治地位空前提

3、高      B.重农抑商政策发生逆转C.社会转型根本动力缺乏      D.封建伦理道德得到强化5.史料记载:“(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民族工业举步维艰B.孟买棉纱质优价廉C.手摇纺车效率低下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6.“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说明洋务运动A.能够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B.对外

4、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C.培养了一批技术和科技人员D.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7.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在写给北京政府的信中写道:“今则外商烟厂林立于内地,就地行贿、具无征税……敝公司烟草既纳进口征税,复纳子口半税、杂捐、附加等税,负担既重,成本加多,虽出品优美,城难与外货竞卖”。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民族工业在中国社会中发展艰难B.民族工业希望得到北京政府的保护C.外商企业得到不平等条约保护D.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8.50年代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底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

5、身,困难不少,出现了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材料中“政府号召组织起来”的措施是A.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B.成立人民公社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D.实行公私合营9.如图为1952年和1957年中国工农业各自产值及其总产值的情况示意图。由此可推知,这一时期中国A.工农业生产出现冒进倾向B.基本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C.初步奠定国家工业化基础D.国家实行经济调整的方针10.报纸的新闻报道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下列《人民日报》刊登的内容说A.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已经起步B.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已经发生根本性变革C.国家和人民

6、面临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D.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了严重失误11.下表反映1978—1983年中国农民收入变动,带来这种变动的原因是年份197819791980198119821983收入(元)133.6160.2191.3223.4270.1309.8指数100122.3138.9158.7189.4216.4比上年增长百分数(%)——22.413.614.219.414.2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B.农村人民公社运动的开展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12.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

7、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城镇居民近40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B.人民公社化时代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13.1912年9月,上海《申报》载文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A.服装种类繁多,追求时尚成主流B.社会发生巨变,服饰呈现多样化C.尊孔复古盛行,服饰改革艰难D.东西文明碰撞,中西服饰难以共存14.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撰文:我前

8、岁在北京过年,刚过新年,又过旧年,看见贺年的人,有的鞠躬,有的拜跪,有的脱帽,有的作揖,有的在门首悬挂国旗,有的张贴春联。对这则材料中的信息理解不正确是A.辛亥革命对传统习俗产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