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某填方边坡滑塌变形破坏监测与治理

贵州某填方边坡滑塌变形破坏监测与治理

ID:3911144

大小:872.9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25

贵州某填方边坡滑塌变形破坏监测与治理_第1页
贵州某填方边坡滑塌变形破坏监测与治理_第2页
贵州某填方边坡滑塌变形破坏监测与治理_第3页
贵州某填方边坡滑塌变形破坏监测与治理_第4页
贵州某填方边坡滑塌变形破坏监测与治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贵州某填方边坡滑塌变形破坏监测与治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9卷第3期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Vol.19,No.32008年9月JournalofGeologicalHazardsandEnvironmentPreservationSeptember2008文章编号:1006-4362(2008)03-0095-05贵州某填方边坡滑塌变形破坏监测与治理123刘桂琴,刘宏,王睿(1.郑州华信学院,郑州451150;2.贵州大学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3;3.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摘要:以贵州岩溶区某机场高填方边坡滑塌破坏为工程实例,根据边坡的地质

2、勘察资料及现场调查情况,阐述了该高填方边坡滑塌变形破坏特征。根据变形监测的数据,详细分析了滑塌体的空间运行状态、变形破坏过程及变形机制,即下伏地层发生过大沉降变形时,导致了上部土体发生滑塌变形破坏,其特点是以沉降变形为主,兼有明显水平滑移。并介绍了治理措施及治理后的效果。关键词:高填方滑塌;变形监测;稳定性分析中图分类号:P642.22文献标识码:A岩溶是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测资料,对这种以沉降变形为主,兼有明显水平滑移一种以化学溶蚀为主、机械剥蚀为辅的地质作用及的滑塌变形破坏机制及整治措施的作用机理进行分其所产生的各种现象的总称。我国的岩溶分布范围析

3、。并对处理后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很广,贵州是我国碳酸盐岩出露面积比重最大的省1高填方边坡概况份,也是我国岩溶最为发育的省份,且贵州全省岩溶地貌发育、类型齐全。在贵州岩溶发育区,因地下溶该机场高填方边坡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东郊,距蚀空洞(基岩或覆盖层)而发生岩溶塌陷的例子数不市区11km,处于贵州典型的溶蚀缓坡洼地中(图胜举。但因岩溶区红粘土压缩变形而导致的上部土1)。该高填方边坡由1995年填筑的一期填筑体和体发生以沉降为主,兼有明显的水平滑移的滑塌灾2006年填筑的二期填筑体组成,其下伏基岩是三叠害,则较为少见。本文以贵阳某人工高填方边坡的系(T1d)灰岩。滑

4、塌变形破坏和整治为工程实例,重点利用变形监图1高填方边坡地质横向剖面图Fig.1Thegeologicalprofileofthehighembankment收稿日期:2007209217改回日期:200820523096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8年一期填筑体可细分为3层:每填筑8m后经过缘剪张裂缝,后缘还伴有陷落下错现象,前缘有鼓胀强夯处理过的较密实的碎石土层;是采用抛填方式和推移现象(图2)。至2006年1月19日,该滑塌填筑的松散碎石土;回填红粘土。体发展为纵长112m,后缘横宽155m,垂直下错达二期填筑体底部是一期工程填筑的宽约30~8m,陷落带最大宽度约

5、25m。40m的平缓台地,其高程为1085m左右,后部为2.2滑塌应急观测一期工程老填筑体边坡,老填筑体边坡高约44m,高填方边坡滑塌当日下午即开始埋设了19个最大坡度40°。本期工程从1085m的台地向上填临时观测点进行应急观测(图2),应急变形观测时筑,采用1∶2坡比(含平台)进行堆填,整个填筑体间为2006年1月12日至2006年1月18日。的填筑方式采用振动碾压填筑,单层松铺厚度控制由临时观测点的沉降变形情况(图3)可知,位在0.5m以内,压实度标准为90%以上。于塌陷体中后方的L12点下降量最大,且下降速率大,在7d时间内,下降量达2.53m,其中,塌陷第

6、22高填方边坡滑塌变形破坏特征及变天到第3天,1d之内下沉降量达1.55m。塌陷后形监测结果分析方现今填方平台处,自2006年1月15日下午发现2.1滑塌变形破坏裂缝自北向南扩展后,即设点观测,在3d时间内,2006年1月12日填筑至1113m,坡高28mL16观测点最大下沉量已达0.58m,裂缝扩展宽度时高填方边坡发生局部开裂和下沉变形现象,边坡也达0.52m。向南L15点的下沉量达0.32m;而破坏最初表现为中部小范围下陷,接着规模逐渐扩坡体前缘的L10点,则有少量隆起,在7d时间内,[2]大,最终产生整体下陷,并出现了后缘拉张裂缝和侧隆起量为0.08m。图2高

7、填方边坡滑塌破坏特征与变形监测网Fig.2Thecharacteristicsofcreepandmonitoringnetofhighembankment2.3滑塌变形观测2006年1月12日起,在开展应急监测的同时,以高填方滑塌体为变形监测重点对象,沿高填方体共埋设了7排45个监测点(图2),并在填方区外的稳定山脊上设置观测墩作为变形监测的基点,对滑塌体的空间运行提供直观的运行状态,分别从横向变化(dx)、坡外位移(dy)及沉降变化(dz)进行监测。图3临时观测点(应急观测点)沉降曲线从坡体前缘第一排观测点(D1-3)位移曲线Fig.3Thesettlem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