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斜截面受弯承载力的构造措施1

保证斜截面受弯承载力的构造措施1

ID:39112558

大小:433.81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6-25

保证斜截面受弯承载力的构造措施1_第1页
保证斜截面受弯承载力的构造措施1_第2页
保证斜截面受弯承载力的构造措施1_第3页
保证斜截面受弯承载力的构造措施1_第4页
保证斜截面受弯承载力的构造措施1_第5页
资源描述:

《保证斜截面受弯承载力的构造措施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5.4.1斜截面受弯承载力§5.4保证斜截面受弯承载力的构造措施斜截面承载力包括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和斜截面受弯承载力。对剪压区合力点O取矩,斜截面受弯承载力应满足下式:通常斜截面受弯承载力是不进行计算的,而是用梁内纵向钢筋的弯起、截断、锚固及箍筋的间距等构造措施来保证。5.4.2纵筋的弯起为节约钢材,可根据设计弯矩图的变化将钢筋弯起作受剪钢筋或截断。但钢筋的弯起和截断均应满足受弯承载力的要求。1、材料抵抗弯矩图沿梁长各正截面按实际配置的纵筋计算的抵抗弯矩的图形,称为材料抵抗弯矩图MR。q2f251f22M图MR图≥M图2f251f2

2、2Mmax2、纵筋的弯起位置根据M图的变化将钢筋弯起时需绘制MR图,使得MR图包住M图,以满足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要求。按每根(或每组)钢筋的面积比例划分出各根(或各组)钢筋的所提供的受弯承载力Mui,Mui可近似取考虑到斜裂缝出现的可能性,钢筋弯起时还应满足斜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要求。zb≥z当弯起钢筋作为抗剪腹筋时,其间距还应满足抗剪的构造要求,同时弯折终点应有一直线段锚固长度,当直线段位于受拉区时,直线段长度不小于20d;当直线段位于受压区时,直线段长度不小于10d。当弯起钢筋不能同时满足正截面和斜截面的承载力要求时,可单独设置仅

3、作为受剪的弯起钢筋,但必须在集中荷载或支座两侧均设置弯起钢筋,这种弯起钢筋称为“鸭筋”。弯起钢筋要求小结:1、满足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要求MR图≥M图2、满足斜截面受弯承载力要求弯起点至充分利用点距离≥0.5h03、满足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要求和构造要求5.4.3钢筋的截断◆受弯构件的纵向钢筋由控制截面处最大弯矩计算确定的。◆根据设计弯矩图的变化,可以在弯矩较小的区段将一部分纵筋截断。◆但在正弯矩区段,弯矩图变化比较平缓,同时钢筋应力随弯矩变化产生的粘结应力,加上锚固钢筋所需要的粘结应力,因此锚固长度很长,通常已基本接近支座,截断钢筋意义

4、不大。因此,一般不在跨中受拉区将钢筋截断。◆对于连续梁、框架梁中间连续支座负弯矩区段的上部受拉钢筋,可根据弯矩图的变化分批将钢筋截断。◆截断钢筋必须有足够的锚固长度,但这里的锚固与钢筋在支座或节点内的锚固受力情况不同,因为要考虑斜裂缝对钢筋应力的影响、弯剪共同作用的影响、弯矩图变化情况的影响、以及无支座压力的影响。延伸长度ld(developmentlength)钢筋截断点到计算最大负弯矩截面的距离。⑴V<0.7ftbh0:当最大负弯矩较小时,钢筋可一次全部截断。◆a点为钢筋的充分利用点◆b点为全部钢筋的不需要点(理论断点)◆c点

5、为钢筋实际截断点由于ab间还有一段弯矩变化区,实际截断点c到钢筋充分利用点a的锚固长度(即延伸长度ld)要求比基本锚固长度la大。≥20d≥1.2laabc延伸长度ld(developmentlength)钢筋截断点到计算最大负弯矩截面的距离。⑴V<0.7ftbh0:当最大负弯矩较小时,钢筋可一次全部截断。◆a点为钢筋的充分利用点◆b点为全部钢筋的不需要点(理论断点)◆c点为钢筋实际截断点≥20d≥1.2laabc当弯矩较大时,钢筋可分批截断≥20d≥1.2la≥1.2la≥20d由于剪力较大可能产生斜裂缝,钢筋强度充分利用点由a

6、点移至斜裂缝与纵筋相交处a’点,同时受弯矩分布影响,钢筋强度充分利用点可能还会向右偏移。≥20d≥h0+1.2laabca1h0a'≥h0⑵V≥0.7ftbh0⑶当按上述规定的截断点仍位于负弯矩受拉区域内,则应截断点延伸:≥1.7h0+1.2la≥20dabca1h0a'≥1.3h0当V≤0.7ftbh0时,las≥5d当V>0.7ftbh0时,las≥0.35la即las≥12d(带肋钢筋)las≥15d(光圆钢筋)对于板,一般剪力较小,通常满足V≤0.7ftbh0的条件。且连续板的中间支座一般无正弯矩,因此板的简支支座和中间支

7、座下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均取las≥5d。光面钢筋末端应设置标准弯钩。当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不符合要求时,可在钢筋端部加焊锚固钢板或将钢筋焊接在梁端预埋件上。las5.4.4钢筋在支座的锚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