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吆喝-萧乾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吆喝-萧乾

ID:39114751

大小:2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5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吆喝-萧乾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吆喝-萧乾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吆喝-萧乾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吆喝-萧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吆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及其对吆喝的品味分析。2.过程与方法:(1)朗读课文,识记重点词语,了解文章的内容。(2)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意,学习作者合理介绍纷繁事物的方法。(3)揣摩语言,体会吆喝声的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魅力,理解作者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文化大观念,品味日常生活中的情趣,做生活的有心人。传承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把握文章的结构,学习作者剪材组材的技巧。难点:品味语言,理解作者的内心感受。【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

2、程】一、新课导入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光。这句话用来评价选自萧乾《北京城杂忆》的《吆喝》一文再恰当不过了。街头巷尾经常回荡着商贩们的吆喝声,这在无心人听来,或许顿生厌烦,而在有生活情趣的人听来,却是优美动人的音乐。尤其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一切都深深烙进心灵深处成为一种美好回忆的时候。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品味老北京的“吆喝”。(板书题目作者)吆喝也是一种文化。有朴素的,有华丽的。有简的,有繁的;有写实的,有夸张的……有哪位同学给大家来展示一下自己曾听到过的吆喝。(学生展示)二、展示教学目标三、作者简介萧乾(19

3、10-1999),蒙古族,原名萧炳乾,北京人,著名记者、作家、翻译家。193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萧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我国在欧洲唯一的战地记者。1995年中国作家协会授予他“抗战胜利者作家纪念碑”。(学生介绍)一、疏通字词招徕(1ái)铁铉(xuàn)囿于(yòu)隔阂(hé)饽饽(bō)秫秸(Shújiē)商贩(fàn)吹嘘(xū)吆喝(yāohe)小钹(bó)荸荠(bíqí)(齐读每个三遍)二、整体感知文章从哪一段开始写了吆喝?这些吆喝声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引出吆喝(1—3):弦乐——声乐介绍吆喝(4--14): 

4、   (一)从早到晚的吆喝(4--9)(二)一年四季的吆喝(10)(三)吆喝的内容、声调、音乐节奏(11--14)六、问题探究从文中众多的吆喝声中你体会到作者对北京的吆喝怀有怎样的感情?作者在对老北京街头吆喝声喜爱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对这些口头文化遗产的逐渐消失而感到惋惜。三、语言特色本文是用京白(北京口语)来说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着找出几句,体会其中的意味。1、运用轻声。2、有儿化音。3、方言词语。4、讲究押韵。七、品味与实践你最欣赏文中哪一句吆喝?品一品,学一学。注意语气、语速、语调、重音

5、等。(若能用京腔最好,也可用自己的方言)一、拓展延伸请为西安的一种特色小吃创作吆喝招徕生意。(注意:吆喝词尽量压韵,尽量口语化,贴近生活。)二、实践活动(作业)吆喝其实是一种广告,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类广告在逐渐消失。但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自有其独特的魅力,应该注意抢救。你不妨把家乡的吆喝,或者类似吆喝的口头文化遗产记录下来,为抢救和保护工作做点贡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