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钱学森》教案设计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钱学森》教案设计

ID:39115773

大小:3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25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钱学森》教案设计_第1页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钱学森》教案设计_第2页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钱学森》教案设计_第3页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钱学森》教案设计_第4页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钱学森》教案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钱学森》教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多媒体的辅助,加深学生对钱学森的了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感受钱学森的爱国情怀,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二、教学重难点: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国的思想感情。三、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的辅助,突破教学重难点。四、教学过程:课前黑板积累写下指名读齐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一、谈话导入,突出爱国情学生主持他,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他就是——(钱学森)请你将他的名字端端正正的写

2、在黑板上二字词闯关学生演示音形义用词填空(导学案1)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课文,发现这篇课文记叙方式和我们平时所学的有什么不同?(导学案2)怎样的写作方法称为倒叙。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面,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采用倒叙的写法,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三、品读语言,感悟爱国深情1(导学案3)(学生说)通过预习我觉得钱学森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写板书:爱国)2.师:课文是怎样把他的人物特点传递给我们的呢?就让我们通过人物的语言,走进钱学森的内心世界。(一)自主探究,小组合作3交

3、流钱学森的话。课文中描写钱学森说的话。(导学案4)出示“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2谁来读读这两段话。读的通顺流利。要想人物的语言读好,我们看看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感受到了什么?深入体会钱学森的第一段话。(1)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呢?了解冯卡门。冯·卡门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是“全世界闻名的工程力学和航空技术权威”。钱学森当时是什么角色?(2)由这两个“最”你能体会到什

4、么?(受重用,前途无量)(3)如果在冯·卡门身边,意味着钱学森将得到什么?(金钱、财富、地位、荣誉、优越的工作条件,更早地获得成功……)(4)可钱学森是怎么说的?谁来读?(出示:我是中国人。……)为什么钱学森要强调“我是中国人”?指名说,请你在黑板上自豪的写下“我是中国人”(当时旧中国贫穷落后,华人在国外屡受欺凌,但钱学森从未掩饰过自己的身份,在各种场合,他总是自豪地说——(男生齐读)。      让我们一起大声地、自豪地说——(生齐读)。从这句话中,你还读出了什么?读出了什么?(他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祖国呀)适当评价:看来,你对他有了一定的了解。再读。谁再来读?你读出了什么?

5、(对祖国的爱)   评价:你已经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了。谁还想读,你读出了什么?   评价:为了祖国,他甘愿放弃一切。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他的心声(齐读)师:是啊,在这么优越的条件面前,钱学森都没有改变自己的意愿。用孟子的话来讲,就是——(出示)富贵不能淫(二)深入体会钱学森的第二段话。1出示“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对谁说的?(指名说)2文中留学生劝钱学森说的话是事实吗?钱学森是怎么回答的?他为什么要这么说?(把导学案5上的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面

6、交流)学生汇报交流。3(2)从哪些词可以感受到?(哪些词让你特别感动的?) “日夜盼望”:钱学森时时刻刻都在思念着自己的祖国。(就请你读出这份深深的思念之情。)“终于”:钱学森盼望新中国成立已经很久了,他等待回国施展抱负已经很久了。(谁来读出他内心的那份激动与喜悦——)“应当”:应当是什么意思?(理所应当、天经地义)“应当”这两个字,让我们看到了钱学森把回国看成是一种职责,一种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4女生读留学生的话,男生读钱学森的话5.他的这份爱国情并没有因为祖国贫穷,搞科研有困难而动摇,这就是——(出示)贫贱不能移(三)骨肉亲情1再读第3小节,除了爱国心促进钱学森踏上

7、回国征途,还有什么牵动钱学森回国情思?哪句诗最能体现?2是呀,年年中秋,今又中秋。钱学森1935年出国到1949年,已经有14年没有和亲人团聚了。这里有封母亲病重时写下的一封信。出示“窗外细雨飞,老妇命垂危。夫君煎药苦。盼子子不归。”指名女生读(从诗中感受到什么?)3正是祖国母亲和自己母亲的声声呼唤,才促使钱学森毅然回国。(四)既然钱学森一心要回国,为什么一直到1955年才成行呢?这中间又发生了什么事?美国的一名高级将领是如何评价钱学森的?(汇报交流导学案6)出示 “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