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练习7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练习7

ID:39116893

大小:13.9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5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练习7_第1页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练习7_第2页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练习7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练习7》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练习7》教学设计春蕾小学朱先丽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懂得“煮书”的意思,学习读书方法。过程与方法:诵读与理解结合,联系生活和阅读体验学会更多、更好的读书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积累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学习读书方法,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学重、难点重点:帮助学生积累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学习读书方法,领会为人为学的道理。难点: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一步学会读书。教法与学法教法:引导与诵读感悟结合,丰富语言积累。学法:运用正确的读书方法,有效地读书。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标点符号吗?(句

2、号、逗号、感叹号、问号……)句号像什么?逗号像什么……问号像不像钩子呢?二、语文与生活1、出示自学题第一部分:  思考:⑴自由朗读老师的话,想一想:“钩子” 指的是什么?⑵老师这么说希望我们怎么做?⑶由此你想到哪些成语或名言警句? 讨论:在读书的过程中,你是如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真知的?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中善于提问的重要性。 2.学习第二部分⑴学生试读,大致了解意思。⑵学生自学思考问题:①书怎么可以“煮”呢?这里得“煮”是什么意思?  ②是不是所有的书都要“煮”?你觉得哪些书要“煮”,哪些书不要“煮”。③你认为该怎

3、样“煮书”?⑶交流反馈①“煮书”就是要把书读熟读透,才能把书里的好东西变成自己的。②不并是所有的书都要“煮”;思想内容健康向上的书、科普类图书等要煮;一般的读物和那些描写低俗的书则不需要“煮”。③也就是要“多读”、“深思”、“虚心”、“躬行”。多读。一是要博览群书,二是要“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诗句,也说明了“多读”。3、学习语文与生活的第三部分(1)自由朗读鲁迅的几则名言。(2)讨论:用自己的话谈谈你对句子的理解。(3)小结: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读书是要讲究方法的,我们

4、不但要学习别人的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善于在学习过程中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还应该不厌其烦、用心地去琢磨书中的含义。勤于思考,积累书中的有益之处。三、诵读与积累1、学生自读《古今贤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学生思考文章内容,了解其中的意思。说说书里主要讲的是什么意思?(文章主要阐述的是读书的作用和方法。)用开火车的方式说出每一句话的意思。3、学生谈谈读后的感想,课堂练习1.“读书贵疑”给我的启发是:2.“煮书”是指需要“煮”的书不需要“煮”的书3.欲知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4.学了

5、就用处处行,________________。5.读书贵能疑,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三人同行有我师。7.(1)理解词语意思教益故知(2)第4句强调的是________________。(3)与“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表达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板书设计语文与生活“煮书”诵读品味读通读顺博览群书多读“活书”诵读与积累古今贤文(读书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