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讲义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讲义

ID:39124354

大小:245.6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25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讲义_第1页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讲义_第2页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讲义_第3页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讲义_第4页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讲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考试要求]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b);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要求(c);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b)目题(一)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1.物质和运动有何联系?(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物质离不开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②运动离不开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2.运动和静止有何联系?(1)运动的特点: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2)静止的含义: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它主要有两方面

2、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3)静止的特点: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4)两者关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2017·浙江9月调研卷)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T)点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2.既要承认运动的相对性,又要承认静

3、止的绝对性。(F)点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3.“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是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观点。(T)点拨:这是一种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属于相对主义和诡辩论。4.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唯一特性。(F)点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的根本属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把握运动与物质的关系需要注意的问题(1)离开运动谈物质是错误的①错误实质: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运动观——只看到物质,而否认运动。②举例:刻舟求剑,不懂得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

4、2)离开物质谈运动是错误的①错误实质: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运动观——只看到运动,而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②举例:慧能的“仁者心动”,承认了运动,但认为只是意识在运动。(3)区分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根本属性”①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它揭示了物质的本质,这是与意识相比较而得出的,是物质之外的现象所没有的。②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它揭示了物质的存在方式,这是与物质的其他属性相比较得出的。[典例应用](2017·浙江4月选考)常制不可以待变化,刻船不可以索遗剑。这一说法(  )A.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B.承认运动常在事物可变C.把意识当作世界的终极存在D.

5、只见绝对运动不见相对静止[解析] 题意强调常制跟不上世事变化,刻船不可以索遗失的剑,这是因为事物的运动具有绝对性,故B项符合题意。题意并没有强调世界的本原问题,故A、C两项不选。题中“常制”就表明这一说法看到了静止的存在,故D项表述不妥。[答案] B[融会贯通]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静止区别含义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两种情形:①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②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特点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6、错误倾向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确认运动绝对性的同时,也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运动观  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目题(二) 运动是有规律的1.什么是规律?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规律具有哪些特点?(1)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2)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对我们的方法论要求是什么?(1)必须尊重规律,

7、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F)点拨:认识规律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不一定能认识规律。2.改变规律能避免前进中的困难曲折。(F)点拨: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只能认识利用规律。1.全面理解规律的含义注:图表右侧的举例均不属于规律,如“苹果落地”属于自然现象,但其中蕴含的“

8、万有引力”则属于规律。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