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D:39124403

大小:616.3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6-25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西安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于世界首次在月球背面顺利着陆。随后,“嫦娥四号”探测器向位于月球同步轨道的“鹊桥”中继卫星发送了月球表面的照片。一天后,嫦娥四号探测器释放“玉兔二号”探月车到月面进行考察,读图1,据此完成1~4题。图11.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A.位于奔月轨道的“嫦娥四号”探测器B.“鹊桥”中继卫星C.“玉

2、兔二号”探月车D.月球2.“玉兔二号”探月车回传的数据表明,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十分巨大。而具有适宜的温度是地球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形成地球表面适宜温度的主要原因有①地球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②地球具有适中的质量和体积③地球大气中具有臭氧层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较适中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3.位于美国纽约的小明一家也在电视前见证了这一伟大时刻,纽约(西五区)此时的区时是A.1月3日7:26B.1月3日13:26C.1月2日22:26D.1月2日21:264.此次科学考察中的所有探测器和探月车都依靠太阳能帆板提供电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B.

3、太阳活动发生在太阳内部C.黑子和耀斑的活动周期平均为10年D.只有黑子和耀斑两种太阳活动方式“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和智慧的结晶,现已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2为我国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相邻两个节气之间约为15天)。据此完成5~7题。。图21.下列相邻的节气间,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的是A.春分到清明B.夏至到小暑C.秋分到寒露D.冬至到小寒2.从立春到立夏的整个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或移动方向是A.南半球B.向南移动C.北半球D.向北移动3.从立秋到立冬,西安A.白昼时间不断变短B.日出时刻越来越早C.正午日影逐渐

4、变短D.正午日影朝向正南天文日照时数是指无任何遮蔽条件下的日照时数。实际日照时数与天文日照时数的比值,就是日照率,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地方晴天的发生率。图3为“北京和雷克雅未克各月日照时数分布状况”和“冰岛简图”,据此完成8~10题。图31.下列关于北京和雷克雅未克日照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北京天文日照时数最大值出现早B.两地实际日照时数变化完全同步C.雷克雅未克夏季日照率高于北京D.北京夏季日照率低于冬季日照率2.雷克雅未克天文日照时数季节变化幅度较北京大的原因是A.雷克雅未克全年昼长大于夜长B.雷克雅未克夏季晴天比北京多C.纬度高昼长变化幅度大于北京D.雷克雅未克有极昼

5、极夜现象3.关于冰岛的表述,正确的是A.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多火山B.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多地热C.20°E穿过冰岛,地处东半球D.受西风影响,风成地貌广布地质队员在我国西藏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在某处发现大量海螺化石,请根据海螺化石照片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4),据此完成11~13题。图44.图甲照片中石块所属的岩石类型是A.变质岩B.沉积岩C.侵入型岩浆岩D.喷出型岩浆岩5.图乙中箭头标注错误的是A.①②B.④⑤C.③⑤D.⑦⑧1.该海螺化石从开始形成到重现地表,大致经历的地质过程最有可能是A.地壳下沉、沉积、地壳抬升、侵蚀B.地壳下沉、侵蚀、地壳抬升、沉积C.沉积、地壳

6、下沉、侵蚀、地壳抬升D.侵蚀、地壳抬升、地壳下沉、沉积图5为某地某水平面的岩层分布图,据此完成14~16题。图52.图中丁处的地质构造为A.地堑B.背斜C.向斜D.断层3.关于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为良好的储油构造B.甲有利于储存地下水C.修一南北向隧道应选址丁处D.图中岩层为岩浆岩4.若该地地表甲为谷地,丁为山岭,其成因是A.地壳运动所致B.内力作用所致C.岩浆活动所致D.外力作用所致读我国不同地区的几座外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天生桥”图(图6),据此完成17~18题。图65.关于图中“天生桥”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桥”——风力堆积作用而成B.乙“桥”——流水侵蚀作用而成

7、C.丙“桥”——我国华北地区广布D.丁“桥”——干旱地区比较常见6.陕西洛川黄土桥所处的黄土高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风力沉积D.流水沉积最新研究发现,鸟粪可以影响北极气温变化。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公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尘埃颗粒物不仅集中在鸟群附近,在整个北极均有分布。图7中左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右图示意北极地区海鸟。据此完成19~21题。图71.鸟粪对北极地区气温的影响及其原理是A.升高,④增强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