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布刺绣(录像解说词)

夏布刺绣(录像解说词)

ID:39124881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5

夏布刺绣(录像解说词)_第1页
夏布刺绣(录像解说词)_第2页
夏布刺绣(录像解说词)_第3页
夏布刺绣(录像解说词)_第4页
资源描述:

《夏布刺绣(录像解说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夏布刺绣(夏绣)一﹑概述:江西省新余市,古物豫章,位于赣中西部,是久负盛名的“中国夏布之乡”。早在清代黄原裕所著的《种苎麻法》一书中就称“豫章织绩苎麻甲天下”。千百年来,深厚的豫章文化和传统的“夏布之乡”,培育了夏布刺绣这朵古朴绚丽的民间工艺之花。渝州绣坊的掌门人,夏布刺绣技艺的传承人张小红,继承其母家族一百多年的刺绣、剪纸手艺,使夏布刺绣这一古老绣种流传于今天,被刺绣艺术名称为继绢、丝、绸、缎为面料的“四大名绣”之后的第五大绣种,被专家们称为“中国夏布第一绣”。2005年,渝州绣坊制作的夏绣“清明上河图”等作品,获江西省文化

2、艺术节精品展一、二、三等奖,夏绣制作获“绝活表演”优秀奖;2008年10月,夏绣《天工开物》全图获“中国民间文学家协会精品博览会”金奖和“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入围作品;2008年12月,在“中国(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暨中国旅游工艺美术作品设计(创作)大赛”上,夏绣“猫头鹰”、“丽人行”分别获金奖和银奖,有四幅作品被“中国刺绣艺术馆”收藏陈列;2007年8月,张小红荣获“首届江西省民间文化艺术家”称号。走进夏布刺绣制作基地的渝州绣坊,简直是一种艺术享受。秀、雅、素、趣映入眼帘,令人心醉。展厅中那一件件精美绝伦的绣品,一个个

3、绣娘专心至致的操作,不由使人萌生怀古之情。作为民间工艺-1-的夏布刺绣,既充分利用了夏布挺括、吸湿、抗霉、不褪色等优质的理化性能,又使绣品粗犷、古朴、内雄外秀,具有极高的实用、观赏、收藏价值。二﹑制作工艺:⒈夏布处理工艺脱浆处理:将夏布浸泡在70℃左右的水中约2小时,人工搓揉、捶打、软化组织,降低硬度。热烫夏布:制作图案时,对夏布进行热烫,保持布面约30℃温度进行图案制作,其后即上绷刺绣。⒉刺绣工艺过程⑴设计画稿⑵勾稿⑶上绷⑷勾绷⑸配线⑹刺绣⒊工具、材料⑴工具:绣架、剪刀、针、压条;⑵材料:织物(夏布)绣线:分为棉质绣线、丝质

4、绣线(真丝线)、合纤线、金银线、-2-绒线等。三﹑主要价值:⒈艺术价值:夏布刺绣是刺绣艺术的一个支系,通过对它的研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民间工艺的起源与发展,成为观察我国民间刺绣迈向艺术刺绣的一个窗口。⒉文化价值:保护和发展“夏绣”这一民间艺术,就是保护民间艺术的多样性,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⒊经济价值:民间夏布刺绣走向艺术刺绣,可以更好地促进夏布生产发展,达到为农增收,扩大就业的目的。四﹑濒危状况:⒈由于夏布刺绣属手工细活,生产技术难度大,习艺周期长,年轻人不愿学、坐不住、静不下、存在人才青黄不接,有失传的危险。⒉市场经济发

5、展的冲击和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使民间刺绣功利价值受到极大挑战,民间刺绣不再为人宠爱,民间艺人的积极性受到很大挫伤。五﹑保护措施:为了保护将夏布刺绣这一民间工艺,新余市政府从政策、人力、物力、财力实行倾斜,全力支持把夏布刺绣做大做强,打造成为知名品牌。⒈2009年2月,新余市政府批准成立“新余市夏布刺绣艺术研究所”,全面开展夏布刺绣的艺术研究,同时加大培训力度,让身怀-3-绝技的老绣娘“传、帮、带”,培养年轻一代的夏绣人才,提高绣娘的社会地位。⒉市政府已批准江西渝州绣坊有限责任公司征地30亩,兴建“中国夏绣(赣绣)城”,打造“夏

6、绣”女红发展产业。⒊市、县两级在政策和资金上扶持农民扩大苎麻种植,发展夏布生产,确保夏布刺绣的优质原材料供应。⒋注册“夏绣”商标,申报“夏布刺绣”专利,保护好夏布刺绣的知识产权。-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