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

ID:39127127

大小:45.3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25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_第1页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_第2页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_第3页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_第4页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8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文科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1卷(选择题共52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写道:“儒家首先是一个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实用性道德体系。”作者所指儒家思想强调A.“仁”和“仁政”B.“民贵君轻”C.礼仪和社会责任D.“有教无类”2.殷人凡遇征战、田猎、疾病、行止等等,都要求于神,以测吉凶祸福。周人认为天之好恶与人之好恶一致,天命

2、与人事息息相通。春秋时期,“天”已经开始从超验的神的地位下降到了现实世界。这些变化表明春秋时期A.政治制度中的神权色彩消失B.儒家天命观思想影响很深远C.天人关系的重心发生了变化D.出现贵贱、主从的人伦关系3.《后汉书》的仪礼志中记载,冬至日来临之前夜,京城百官都于夜漏未尽五刻时(约等于现在晨六时)穿黑衣服,迎气于“黑郊”行礼毕,改穿红色袍。这反映出A.推崇承天理物、天人合一B.阴阳五行思想的盛行C.先黑后红寓意“以汉代秦”D.上层社会贺冬成风俗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的教义。不过,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

3、法家的一个胜利。”这里强调的“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A.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吸收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C.“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D.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5.朱熹反复提到:“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王阳明则强调: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从中可以得知A.儒学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B.儒学呈现出世俗化特点C.伦理道德是儒学的主要内容D.成圣是理学的终极目标6.朱熹说:“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这与孙中山的“知难

4、行易”学说A.基本一致B.相互矛盾C.毫不相关D.完全一样7.南宋时,朱熹始建白鹿洞书院进行讲学,提出“为学之序”,即“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为学之序”所蕴含的理念是A.“三纲五常”B.“经世致用”C.“格物致知”D.“知行合一”8.李贽的《藏书》是评述历史人物的著作。其中的《世纪》部分,讲述的是朝代更替以及帝王个人活动。他将陈胜、公孙述(东汉末年军阀)等列入书中,且每篇都标有名目以示褒贬。如西楚霸王项籍篇题为“英雄草创”,王莽篇题为“篡弑资贼”。该书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A.反对思想束缚提倡独立思考B.突破传统改革史书编撰体例C.破除传统等级观念反抗权

5、威D.以史为据实事求是评价历史9.明清时期的某思想家评论当时的政局曰:“人君之尊,如在天上,与帝同体……臣日益疏,智日益蔽……虽有善鸣者,不得闻于九天;虽有善烛者,不得照于九州。”解决此问题的方案应是A.通过加强君主权力来实现尊君目的B.实行言论自由来和谐人际关系C.加强中央的权力以维护国家的统一D.通过实行众治来取代君主专制10.古希腊哲学家安提丰(公元前426年一公元前373年)说:“因为法律的规定是任意的(人为的),而自然的指示则是必然的。此外,法律的规定是人们约定的结果,并非产生于自身(自然的产物);而自然的指示则与生俱来(源于自身),并非人们之间约定的产物”。在他

6、看来A.人应该无条件服从法律B.法律制度与人性相违背C.法律制度源于人的契约D.所有人都应当是平等的11.亚里士多德认为:“使用奴隶与使用家畜的确没有很大的区别。因为两者都是用身体提供生活必需品。……很显然,有些人天生即是自由的,有些人天生就是奴隶,对于后者来说,被奴役不仅有益而且是公正的。(《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政治学》第11-12页)”。下列哪一观点符合亚里士多德的这一逻辑A.对于不平等的人施以不平等才是真平等B.对于平等的人施以不平等才是真平等C.奴隶和自由人的不平等不是天生的D.正义与否在于是否使用和奴役奴隶12.一般而言,中世纪的艺术家即使设计了一座大教堂或一

7、面彩色玻璃墙,都是匿名的,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哪怕设计了一个盐罐或烛台,都要署名。这一现象说明A.艺术家的个性和艺术风格得以凸显B.艺术由个体创作转向了集体创作C.创作的主要题材由宗教转向世俗D.小型设计成为必须遵守的创作原则13.有学者认为:“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继续”,“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存在一些相同、相似点,两个运动之间存在着一种顺向关系。”其中属于两者“顺向”关系的是A.两者与世俗统治者(君主或地方长官)的关系B.两者都主张宗教信仰自由C.两者都强调人的意志、理性与自由D.两者都主张建立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