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ID:39128043

大小:44.48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6-25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鹤岗一中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学年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1.美国学者杜兰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中国原始居民的宗教信仰有灵魂的恐惧,崇拜无处不藏躲的幽灵,敬畏上天,以丰盛的祭品感谢大地……帝王和僧侣几乎是一体的,他们的丰功伟业常常是得之于祷告和诸神的惠助。作者实质上强调的是(  )A.王权带有神秘的色彩 B.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C.科技文化的极为落后D.君权神授思想的出现2.中国商周时期便有男子休妻“七出”之说,后又增加“三不去”对随意休妻进行限制,即“妻子无娘家可归、曾替

2、家翁姑服丧三年、丈夫娶妻时贫贱但后来富贵”。这些规定( )A.保护了女性基本权益B.维护了宗法伦理秩序C.稳定了家庭婚姻关系D.体现了男女平等观念3.孔子曾说:“为国以礼。”在古代社会,孔庙的祭祀之礼被视为国典,不仅是对祖先的庙祭,还是对天地诸神的社祭。材料反映孔庙“祭祀之礼”的主要作用是(  )A.礼仪教化与政治分离B.凸显宗族、亲族关系C.以礼制巩固国家制度D.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4.吕思勉指出古代中国封建有四次反动: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制度;第二次是刘邦的封建;第三次是西晋封建司马氏宗室为诸侯王;第

3、四次是朱元璋封建他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这种现象说明(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B.血缘政治的深远影响C.利用宗室是强化皇权的主要手段D.分封制日益发展完善5.弗朗西斯·福山曾指出:“从隋朝开国的581年到12世纪的宋朝晚期,中国最普遍的政治发展之一是家族政府的逆转,中央集权得以复原到前汉的经典官僚机构。”造成当时“家族政府的逆转”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政治统一的实现 B.三省六部制的实施C.官员选拔制度的变化  D.豪门望族势力壮大6.宋朝神宗、哲宗时期党争比较激烈,党人对史官多所责难,限制其行止,针

4、对这一情形,朱熹说:今之修史者,只是依本子(奏本)写,不敢增减一字。据此可推断出(  )A.宋修史书不能真实反映历史原貌B.史官在修史时听从于党人的意见C.宋修史书受当时的政治环境影响D.宋朝没有敢真实记载历史的史官7.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汉文帝除肉刑诏,所引用的就是《尚书》说。汉武帝亦使吕步舒(董仲舒的弟子),治淮南狱”。这反映了汉代(  )A.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B.确立了司法审判独立性C.儒学成为唯一司法依据D.孝治天下儒家独尊观念8.“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

5、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这段话反映了(  )A.宗法血缘关系得到强化B.郡国并行威胁中央集权C.君主专制制度遭到破坏D.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9.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并对应相应的颜色,也称为“颜色革命”。“颜色革命”实质上宣扬的是( )A.倡行仁政,以德治国B.阴阳五行,变化有常C.君权神授,天人感应D.政权统治,合法正统10.秦朝,三公九卿的官署在禁宫之内。东汉,尚书台被置于禁宫之内,

6、三公九卿的官署被归于外朝请出了宫城。唐长安大明宫内,门下中书二省分列宣政门左右,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明清官署除了军机处均被移到紫禁城之外。以上变化表明(  )A.家事与国事逐渐分离B.官制变化影响城市布局C.中央行政机构的完善D.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加强11.监察制度本质上是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的要求,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政治利益,通过对封建官僚队伍的监察,以达到控制和压迫以农民阶级为主体的被剥削阶级的一种政体设计。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A.可以完全抑制官员的贪腐B.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C.古代

7、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D.其实质是维护地主阶级根本利益的制度12.有学者认为,秦汉时“民之反,多农与士结合,易成;至宋、明民之反,农而已,士稍也,易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  )A.中央集权制度得到了完善  B.大一统格局得以奠定C.科举制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D.监察制度得到了完善13.宋朝设置通判于各州、府,辅佐知州或知府处理政务,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等州府公事,须通判连署方能生效,并有监察官吏之权。清朝各府置通判,分掌粮运、水利、屯田、牧马、江海防务等事。这反映出()A.地方监察力度不断削弱 

8、B.地方政务处理更加灵活C.地方监察体制有所调整 D.地方政府职能日益扩大14.宋真宗欲立宠爱的刘氏为贵妃,亲自写手诏送给宰相李沆,李沆居然当着使者的面将诏书烧了;宋仁宗时包拯两次带头组织台谏官集体谏诤,阻止提拔才能平庸的外戚。这说明宋朝(  )A.台谏制度已经相当成熟  B.文官政治制约君主专制C.皇帝知人善任心胸豁达  D.君权与相权矛盾很尖锐15.北宋前期规定:中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