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思善想 教案

多思善想 教案

ID:39128090

大小:23.6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25

多思善想 教案_第1页
多思善想 教案_第2页
多思善想 教案_第3页
多思善想 教案_第4页
多思善想 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多思善想 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任炎珠【教学目标】⒈学会发散思维,尽量多想,打开思路,广泛寻找多种立论角度。⒉常用求异思维,比较筛选,寻找新颖而又有针对性的最佳角度展开议论。⒊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开动脑筋,学会对身边事物进行多向思考,从而提高思辨能力。【教学重难点】1、议论文论点的确立。2、所确立的论点要观点新颖且有针对性。【导入】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多层次的、多侧面的,而我们认识事物也可以有正面、反面、侧面等不同的角度。“横看成岭侧成峰”,所以我们对同一事物、同一问题就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认识。例如对于项羽这个历史人物,历来就有

2、不同的看法和评价。司马迁认为项羽“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充分肯定了项羽的成就;李清照也对项羽作了充分肯定:“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而毛泽东同志则批评项羽沽名钓誉,他在七律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说我们“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复习回顾:(自学)一、议论文:就是发表意见,阐明是非、以议论为主要表现方法,对社会生活中的人或事进行分析评论的文章。二、议论的三要素:1、论点:是对事实和材料进行具体的、科学的分析而概括、提炼出来的,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的观点,是符

3、合社会实际的立场、观点的,符合当前的方针政策,有着明确的态度,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主张什么、驳斥什么,爱什么、恨什么,都很明确,毫不含糊。论点是贯穿全文的论述中心,大多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一般的,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论点,即中心论点,但有的议论文为了把复杂的内容论述得更加严密、透彻,把道理讲得更全面、深刻,就把中心论点分成几个分论点来论证。论点的特点:①正确性。论点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②理论性。论点言之成理,是从发现的问题、论证的内容或作文材料、题目中分析得出的,不是牵强附会、片面的,有着深刻的理解。③鲜明性。论点

4、得集中、醒目,表现论点的语句简明、扼要,体现了材料的精髓。2、论据:5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事实论据用事实来说话,而理论论据靠经典性取胜。论据必须围绕中心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选用的事例与论点若不能保持一致,势必削弱说服力量。像1999年高考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若写议论文,就必须要弄清“记忆”与“记忆力”的区别,有的考生所举的事例就明显犯了论据与论点游离的错误,举了郭沫若倒背《红楼梦》的事例,使说服力大打折扣。选用事实论据还要注意几点:①论据必须具有典型性。典型就是指论据要具有代表性

5、②论据必须具有新颖性。不少学生的议论文写作离不开一些陈旧的事例,像一写失败与成功的关系,似乎就离不开爱迪生发明灯泡,一写逆境成才就非写张海迪不可,类似的内容不是说不可以用,而是说你用,他用,大家都用,谁的作文与众不同呢?3、论据的表述要精练、简要,与记叙文的表述不同,它只要求表述出与论点相关的内容即可。3、论证:是议论文写作的重要一环,它包含的内容也较多。①论证的基本类型:立论、驳论。立论从正面论述,驳论从反面论述。我们写议论文一般以立论为主。②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

6、解决问题(怎么办)也即:引论、本论、结论。③常见的论证结构:A、总分总式结构B、对照式结构C、递进式结构D、并列式结构一篇文章中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灵活地运用多种论证结构层次会使议论文更具活动性。④常用的论证方法:A、举例论证;B、道理论证;C、对比论证;D、比喻论证下面我们一起来温故知新,根据“滥竽充数”的例子看看主要有哪些角度呢?“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分小组讨论(可让学生板书):从《滥竽充数》这个典故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呢?

7、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正面思考:批评南郭先生不懂装懂。侧面思考:批评齐宣王的“大锅饭”制度,使滥竽充数者有机可乘;表扬齐湣王不墨守先王之法,厉行改革,使无能者无藏身之地。反面思考:南郭先生最后逃走,没有继续硬占位子,还算有点自知之明。从人物角度方面分析:南郭先生:不求上进,弄虚作假。齐宣王:大锅饭制度,在上面听,不联系群众。齐湣王:不墨守成规,锐意改革,能深入群众。队长:失职,不注重管理,用人不当。5队友:应帮助南郭先生,发挥集体主义、团队精神。三、方法导引  根据刚才同学们讨论的情况和老师的小结,思考一下:对一个事

8、物或材料作多角度思考主要有哪些角度呢?学生思考讨论后总结如下:1、一个事物或材料,至少可以从“正面”(肯定)和“反面”(否定)两个角度去审视;2、多人或多物的材料,有几“人”或几“物”就有几个审视角度;3、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因”,就有几个审视角度;4、一个事件,针对不同的背景、写作目的,审视的角度就不同。强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