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3.庐山的云雾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3.庐山的云雾

ID:39130024

大小:22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5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3.庐山的云雾_第1页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3.庐山的云雾_第2页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3.庐山的云雾_第3页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3.庐山的云雾_第4页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3.庐山的云雾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3.庐山的云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流连忘返”造句。2.默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认识总分结构,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教学课时两课时。知识点详解☜庐山的云雾  ①这句话介绍了庐山的地形和地貌,并用“变幻无常的云雾”和“神秘的色彩”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引出下文。?景色秀丽的庐山,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那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①这句话介绍了庐山的什么特点?]  ②“摸到”一

2、词强调云雾之低。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②“摸到”强调了什么?]  ③“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给我们以丰富的想象。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③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写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④这句话是这一段的中心句。[④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 ⑤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笼罩在山头和缠绕在半山的云雾的姿态。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⑤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

3、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  ⑥这句话把山谷的云雾比喻成大海,把遮挡山峰的云雾比喻成巨大的天幕,形象逼真地写出了云雾在山谷中、山峰间的不同姿态,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⑦这句话是这一段的中心句。幕。[⑥这句话用了哪几个比喻?有什么作用?]段导读:作者采用“总—分”的构段方式,具体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⑦这句话有什么作用?]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  ⑧看出云雾变化之快。⑨从“还没等、又变成”可以看出云雾变化之快;“四蹄生风的白马、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刻画出云雾变化之多,使我们产生丰富了的联想。河;[⑧从“刚刚、转眼间

4、、变成”这些词语可以看出什么?]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⑨这句话是从哪两方面写云雾的?]  段导读:作者采用“总—分”的构段方式,展开丰富的联想,形象地描写了庐山云雾瞬息万变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具体讲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⑩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⑩这句话用“云遮雾罩”承接上文,“流连忘返”写出作者对庐山的喜爱之情。这是对全文的总结,又照应了开头,点明了主题。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表达了人们对云遮雾绕的庐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1.初读课文,了解课

5、文大意。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的含义。生字卡,庐山图片。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出示图片,师生共同介绍庐山。2.板书课文题目:庐山的云雾。3.看到这个题目,你了解到了什么?(课文描写的是庐山的云雾。)你会产生什么疑问呢?(庐山的云雾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二 自读课文,了解大意1.提出自学要求:读准生字字音,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同时思考,每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把它画出来。2.学生自由读课文,讨论思考题。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纠正字音。注意:“增添”的读音;“系”是一个多音字,在课文中读“jì”。(2)指名逐段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6、、读流利,并说说每段讲了什么。①课文的第1自然段是围绕第1句话写的,但这句话太长了,可以把这段的意思浓缩成“庐山的云雾,为景色秀丽的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②课文的第2、3自然段也都是围绕第1句话写的,所以每段的第1句话都可以直接概括这个自然段的意思。三 学习生字、新词1.自己记认生字,然后同桌交流记字方法,看谁的方法好。学生汇报的时候注意下面字的字形:幻:右边不要多“丿”。2.用本课的生字进行组词练习,看谁组得多。3.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笼罩 流连忘返 变幻无常 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  1.可利用课件展示庐山的风景,让学生初步感受庐山风景的秀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2.课文中有许多优

7、美的词语,如“千姿百态、流连忘返、瞬息万变、笼罩、飘荡”等,要重点讲解。由于字面意思学生理解起来比较难,所以老师先讲解字面意思,再创设情境,通过实例来让学生理解词语。学生不但理解了词语还懂得了怎么运用,效果很好。1.比一比,再组词。2.照样子,写句子。例:张明做了这架小飞机。这架小飞机是张明做的。(1)王华的妈妈唱了《我爱中国》这首歌。《我爱中国》这首歌是王华的妈妈唱的。(2)我捡到了一支精美的钢笔。这支精美的钢笔是我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