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壶口瀑布导学案

17壶口瀑布导学案

ID:39132872

大小:4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5

17壶口瀑布导学案_第1页
17壶口瀑布导学案_第2页
17壶口瀑布导学案_第3页
17壶口瀑布导学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17壶口瀑布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五单元17 《壶口瀑布》导学案毛主席曾说:“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李白曾在黄河壶口感叹“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壶口,两岸石壁峭立,河口狭如壶口,河水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泻而下,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它挟而不服、压而不弯、勇往直前、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1.反复朗读,感受壶口瀑布雄伟、壮阔的气势。2.抓住关键语段,品味文章优美语言,掌握多角度写景的方法。3.理解黄河壶口瀑布特点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说起“瀑布”,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么壶口瀑布

2、是否也如诗中所描绘的那样如一道白练从天而降呢?它有什么特点?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壶口瀑布》。(板书标题、作者)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1)朗读课文,注意以下加点字的读音。寒噤()  推搡()  雾霭()  出轧()汩汩() 怒不可遏() 挟而不服()(2)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推搡:寒噤:雾霭:出轧:汩汩:怒不可遏:震耳欲聋:前呼后拥:2.作者简介。梁衡,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著名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

3、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3.资料链接。黄河像一条腾飞的巨龙,穿行在黄土高原的秦晋大峡谷中,当流经壶口时,宽约400米左右的河水突然收束一槽,形成特大马蹄状瀑布群。主瀑布宽40米,落差30多米,瀑布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为黄河第一大瀑布,也是我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黄河壶口瀑布古已闻名,《水经注》载:“禹治水,壶口始。”明代有位诗人写《壶口》一诗赞道:“源出昆仑衍大流,玉关九转一壶收。双腾虬浅直冲斗,三鼓鲸鳞敢负舟。”明代陈维藩在《壶口秋风》诗中描写到“秋风卷起千层浪,晚日迎来万丈红”。黄河西出昆仑,源远流长

4、。雄伟多姿的龙门、世称“九河之蹬”的孟门山(位于龙门与壶口之间)与四时迷雾的壶口瀑布最为壮观,号称黄河三绝。壶口瀑布更以它气吞山河之势、声绝九霄之壮著称于世。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壶口瀑布与其他瀑布有什么不同?2.作者为什么要两次去壶口?雨季和枯水季节的壶口瀑布分别有什么特点?3.作者写了壶口瀑布的水之后,还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二)再读课文,深层探究。4.作者在描写雨季和枯水期的壶口瀑布时,分别是从哪些角度进行描写的?5.雨季和枯水季的壶口瀑布在声、势、景物及作者感受等方面各有什么不同?季节声势景感第二课时一、新课导入黄河壶口瀑布不仅危险、气

5、势磅礴、雄伟壮阔,还有刚柔相济的品性,那么作者是怎样把它表现出来的呢?全文仅仅是为了表现黄河壶口瀑布的雄伟与壮阔吗?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两个问题,再次走近《壶口瀑布》。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一)朗读指导。1.朗读全文,把壶口瀑布震撼人心的气势读出来,把自己的感悟、体验读出来。【交流点拨】本文语言优美,意境雄浑,感情真挚。要读出黄河壶口瀑布的雄伟壮阔的气势,如“其时,正是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一句中的“冲进去,冲进去……”要读得有力;第3段中的“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

6、雪”,第4段中“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要读得有气势、语气坚定,透着一股无坚不摧的力量。“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这段要读得声情并茂,铿锵有力。(二)主旨探究。2.作者为什么将黄河水的各种不同形态与人的各种情感联系在一起?3.纵观全文,你觉得文章只是在向我们介绍黄河壶口瀑布这一胜景吗?作者在写景中蕴含了怎样的感悟?(三)语言品析。4.本

7、文运用了大量富有表现力的动词来写黄河水,请从文中找出并品味其妙处。5.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1)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2)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3)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