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调查报告

关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调查报告

ID:39135273

大小:1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25

关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调查报告_第1页
关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调查报告_第2页
关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调查报告_第3页
关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调查报告_第4页
关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调查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调查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调查报告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是实现城市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关键环节和基础工作,又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人们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一场“革命”。目前,全国平均城市生活垃圾日产量已达6000吨,2011年预测将达到8300吨,却面临着无害化处理率低、处理手段单一、处理场地污染隐患严重、垃圾填埋场所库容量告急等突出问题。因此,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刻不容缓,它既是“两型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我们有着十三亿人口的国家,当前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紧迫任务。以学生家长为调查对象,在莱阳市中心、七个试验点发放了2000份

2、有关垃圾分类收集问题的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822份。调查问卷分为垃圾分类知识,市民环保意识、生活习惯以及对政府的管理意见几个方面,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几个突出现象:一是一方面市民对实行垃圾分类收集的主观意愿较高,有94%的市民认为“建设‘两型社会’有必要立刻实施垃圾分类”,同时选择了“非常愿意并盼望尽快实行垃圾分类”的市民达64%;另一方面市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活习惯仍然较差,65%以上的市民没有垃圾分类的意识和习惯;在“自觉参加的人多”还是“需要人监督参加的人多”的选择中,54%的市民选择了“有人监督参加的人多,没人监督就随便的人多”;36%的市

3、民表示愿意实行垃圾分类,但担心实施困难;35%市民的表示愿意参加,但太忙没有时间长期坚持。二是市民普遍缺乏垃圾分类的科学知识,对我们所罗列的10种生活垃圾中的有害垃圾,能够全部答对的不到1%。其中,对废电池是有害垃圾的知晓率最高,达95%;其次对医疗废弃物和过期药品是有害垃圾的选择分别达81%和64%,对废弃灯管是有害垃圾的知晓率最低,不到48%;同时有71%的市民将废塑料归类为有害垃圾而不是可回收垃圾,还有18%的市民将烂水果选择为有害垃圾。三是市民对政府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满意度很低,表示“满意”的不到16%,表示“不满意”的达23%,表示“有

4、的地方满意,有的地方不满意”的占61%。四是对目前实施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主要困难,认识比较充分和客观;对政府的意见和建议,比较实事求是。在实施主要困难的选择中,55%选择了全社会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43%选择了居民缺少垃圾分类的科普知识;37%选择了居民的综合素质差、环保意识低,很难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35%的选择了缺少分类回收、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管理体系;27%选择了政府投入不够,没有制定和执行奖罚分明的政策和措施。对政府的建议:61%选择加大宣传力度;48%选择建立分类回收、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管理体系;41%选择加大环卫投入力度

5、和制定优惠政策。五是市民对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主人公意识在增强。在“推行垃圾分类,哪个群体应发挥最大作用”的选择中,48%选择了居民,34%选择了政府,26%选择了社区,15%选择了企业。对“您是否同意在交纳了垃圾清运费的基础上,每家每户每月再交纳垃圾处理费”的选择中,39%同意,36%不同意,25%无所谓,选择“同意”和“无所谓”的两项相加占64%。对“如果每月再收取垃圾处理费,您认为在多少金额以内可以接受?”,选择5-10元占71%,选择10-15元占21%,选择15元以上不到1%,表示坚决不应交费的占7%。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和实地调研走访,

6、我们认为目前推行垃圾分类收集的大气候已经形成,市民的主观愿望比较强,积极性在不断增高,但实际推行工作的阻力和困难仍然较大,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政府对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积极引导作用和宣传力度不够。垃圾分类是一项社会工程,它不是一朝一夕、一两个部门可以解决的,它需要成为社会各界的普遍意志和政府各部门的共同行动。目前我国民众的环境意识普遍淡薄,而政府对其重要意义的宣传力度不大,宣传手段贫乏。加之除少数政府部门有管理职能外,其他部门没有公共环境卫生的考核指标,造成垃圾分类只是城管部门的事,是环卫工人的事,而整个社会的参与度不高,这是垃圾分类收集

7、多次推行不动或半路夭折的主要原因。二、没有建立垃圾处理的配套设施,缺乏垃圾分类回收、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后续手段。目前,我市没有垃圾集中分拣场所,而是由拾荒人员自发分拣,再卖给废品回收个体户和一些小工厂、小作坊,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低。同时又缺乏垃圾回收处理的机构和处理能力,对收集起来的有毒有害物质没有处理渠道,除废电池可以送(实际没有送)荆洲格林美工厂处理外,其他物质仍然是混合填埋,因而造成了前面分,后面混,不能最终有效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三、相关的政策法规不配套,没有制定和实施优惠的鼓励政策和明确的奖罚措施。目前,与垃圾分类收

8、集联系最紧密的相关条例没有出台,废品回收行业仍然处于无序化管理状态。同时没有建立垃圾处理行政许可制度,对目前不具备市场吸引力的垃圾处理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