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基础 运用-默写)

2016年 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基础 运用-默写)

ID:39145229

大小:290.2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25

2016年 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基础 运用-默写)_第1页
2016年 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基础 运用-默写)_第2页
2016年 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基础 运用-默写)_第3页
2016年 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基础 运用-默写)_第4页
2016年 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基础 运用-默写)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年 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基础 运用-默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6年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基础·运用(默写)【2016东城二模】7.默写。(第⑴-⑷题任选两题作答,第⑸-⑹题任选一题作答,第⑺题必答。8分)⑴,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⑵荡胸生曾云,。(杜甫《望岳》)⑶,民弗从也。(《曹刿论战》)⑷沙鸥翔集,;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⑸每当遇到挫折,有人就会用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行路难》中的诗句“,”来激励大家: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会实现抱负。⑹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国。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以老少的精神状态“,”一句,间接表

2、达了他对理想国的认识。⑺朋友小敏准备参加摄影比赛,他的参赛照片中有落日、河水、沙漠等景色。小敏希望你能联系古诗词给它拟个雅致的标题。你由此联想到了哪句古诗(词)?简要说说这幅作品让你联想到这句古诗(词)的原因,并为小敏拟出标题。(4分)联想到的诗(词)句:①原因:②作品标题:③答案:7.答案:⑴不知天上宫阙⑵决眦入归鸟⑶小惠未徧⑷锦鳞游泳⑸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⑹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⑺示例: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②作品中,莽莽黄沙,蜿蜒河道,低垂河面的落日,这壮美景色和诗句所描绘的“宽广的大漠拥

3、抱着悠悠的长河,一轮徘徊欲坠的红日显得格外浑圆”的景象相契合。③大漠落日。评分:共8分。第⑴-⑷题共2分,第⑸-⑹题共2分,每空1分,错一字该空不得分。第⑺题,共4分,诗句1分,原因2分,标题1分。【2016西城二模】5.默写(共3分)(1)不应有恨,?(苏轼《水调歌头》)(1分)(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交替,暗示时光流逝的句子是,。(2分)6.如果去绍兴参观鲁迅故居,你会发现那里满眼是绿色,白墙的底部和台阶的边角上有着片片绿藓,从简朴的小屋向外望去,院中芳草依依。身处此情此景,你会想到哪两句古文?请

4、将其默写在答题卡上,再说说你为什么会想到这两句古文。(共4分)答:(1)你想到的两句古文:(2分)(2)你的理由:(2分)7答案:5.答案:(1)何事长向别时圆(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评分标准:共3分。每空1分,有错字不得分。6.答案示例:(1)古文: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理由:因为台阶上的片片绿藓会使人联想到“苔痕”“上阶”,屋里看到院中芳草依依会使人联想到“草色”“入帘”;而且此情此景,好像绿藓、青草都在默默陪着简朴小屋的主人,安静而温馨,与这句古文的意境也相似。评分标准:共4分。古文2分,合此情

5、景即可;理由2分,其中文字对应1分,意境对应1分。【2016海淀二模】3.默写。(6分)(1)树木丛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2分)(2),西北望,。(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2分)(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老人和儿童精神面貌的句子是“,”。(2分)4.当读到描写古代战争场景的文字时,你脑海中会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这幅画面又会让你联想到哪句古诗?(4分)答:答案:3.(1)百草丰茂秋风萧瑟(2)会挽雕弓如满月射天狼(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共6分。共6空,每空1分,有错字该空不得分)4.示

6、例:当读到描写古代战争场景的文字时,我脑海中会浮现出英勇将士飞马加鞭,征战沙场,鼓声震天、万箭齐发的画面。这幅画面又会让我联想到辛弃疾“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诗句。(共4分。画面描述,2分;古诗,2分,有错字该句不得分)【2016朝阳二模】根据要求,完成第11—14题。11.经综合治理,北京基本形成了“山区绿屏,平原绿海、城市绿景”的大的生态格局,城市宜居环境显著改善。人们期望中的北京的自然环境是(2分)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C.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D.无可奈何花落

7、去,似曾相识燕归来。12.下列古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A.蒹葭苍苍,白露未霜。B.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13.古人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思是说优秀的诗画作品,诗中有画的意境,7画中有诗的意味。请你从下面三幅作品中选出实现了“诗画合一”的一幅,并简要说出诗配画恰当的理由。(3分)A.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答:________14.依据语境,填写恰当的诗句

8、。(3分)某保障房住宅小区即将交付使用,小区居委会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到几栋楼的名称,获奖征名均符合楼内居住者的身份。2号楼的居住者是卫国戍边多年的退伍军人,征集到的楼名是“燕然楼”,它源自诗句“①”;8号楼内居住者是中科院的年轻科学家,征集到的楼名是“凌云楼”,它出自诗句“②,③”。答案:11.答案:B(2分)12.答案:A(2分)13.答案示例:选择C。C图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