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性的现代研究

中药药性的现代研究

ID:39153350

大小:308.00 KB

页数:52页

时间:2019-06-25

中药药性的现代研究_第1页
中药药性的现代研究_第2页
中药药性的现代研究_第3页
中药药性的现代研究_第4页
中药药性的现代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药性的现代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章中药药效学药理教研室:吴琦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中药药性理论主要涉及中药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等。㈠中药四气(四性)的现代研究中药四气(四性)是指中药寒、凉、热、温四种不同的药性。《神农本草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麻黄【性味与归经】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功能与主治】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之间及寒凉之间,作用性质相同,程度有差异。现代对中药四气的研究,通常将中药分为寒凉及温热两大类进行。中药四气对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物质代谢等影响具有一定倾向性。⑴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温

2、热药具有中枢兴奋作用→;寒凉药具有中枢抑制作用→;寒证病人:精神倦怠,安静、无声等中枢抑制症状,疗以热性药物。(温热药可制造热证模型动物)温热药(如附子、干姜、麻黄)→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NA、DA5-HT、酪氨酸羟化酶含量↑热证动物模型的相关指标的变化:(痛阈、惊厥阈降低)→热证病人:精神亢奋、情绪激动,言语高亢,有高热惊厥等中枢兴奋症状,治以寒性药物。(寒凉药可制造寒证模型动物)寒凉药(如石膏、知母)→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NA、DA含量↓寒证动物模型的相关指标的变化:(痛阈、惊厥阈增高)⑵对植物神经系统的影响寒凉药使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温热药使交感神经↑,副交感

3、神经↓;植物神经平衡指数(降低)唾液分泌量,心率,体温,呼吸频率,血压使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降低,尿17-羟皮质类固醇排除减少。副交感神经-M受体-cGMP系统功能↑寒凉药(如石膏、知母、黄连、龙胆)温热药(如附子、干姜、肉桂、鹿茸)植物神经平衡指数(升高)唾液分泌量,心率,体温,呼吸频率,血压使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提高,尿17-羟皮质类固醇排除增加。交感神经-β受体-cAMP系统功能↑⑶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温热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寒凉药(反之)⑷对基础代谢的影响温热药(如附子、干姜、肉桂、鹿茸)→

4、基础代谢↑寒凉药(如石膏、知母、黄连、地黄)→基础代谢↓温热药影响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功能↑,增加基础代谢,升高血清T3、T4提高细胞膜钠泵活性,ATP酶含量↑寒凉药反之⑸寒凉药的抗感染、抗肿瘤作用病源体引起的急性感染常常表现为热证,用寒凉药治疗;许多寒凉药尤其是清热解毒药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毒素,抗肿瘤作用的所占比例较大。㈡五味的现代研究五味:辛、酸、甘、苦、咸药味的确定:按味觉辨别;按功效定味(如葛根味辛、鹿茸味甘与口尝不合)。⒈辛味药主要成分:挥发油,苷类,生物碱;常见功效:发散,行气,行血,健脾;中药分类:解表药,理气药,活血药、祛风湿药等为多;药理作用解表药

5、:兴奋中枢神经,扩张皮肤血管,促进微循环,兴奋汗腺促进汗液分泌。理气药:通过挥发油对胃肠道产生兴奋或抑制作用,产生理气和胃的功效。⒉酸味药主要成分:有机酸、鞣质;常见功效:收敛、固涩;中药分类:收涩药、止血药;药理作用:鞣质与肠粘膜上皮细胞结合-止泻鞣质与出血创面结合-止血、乌梅有机酸-抗菌、消炎等。⒊甘味药主要成分:糖、蛋白质、氨基酸、苷类等营养物质;常见功效:补益,缓急,和中;中药分类:补益药、养心安神药和消食药;药理作用: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内分泌功能、物质代谢功能。⒋苦味药主要成分:生物碱、苷类;常见功效:清热,燥湿,泻下,降逆,平喘;中药分类:清热药,燥湿药,

6、泻下药;平喘药;药理作用:抗菌、抗病毒、通便、平喘。⒌咸味药主要成分:钠、钾、钙、镁等无机盐;常见功效:软坚散结,通便,温补肾阳;中药分类:化痰散结药、温肾壮阳;药理作用:泻下、润下,治疗甲状腺肿,兴奋垂体-性腺;垂体-肾上腺皮质。备注:许多药物药味可不止一种。如:厚朴,苦辛;鹿茸:甘咸;何首乌:甘,苦,涩㈢升降浮沉现代研究升降浮沉:药物作用的趋向。升浮药:补中益气汤(含升麻、柴胡)→提高子宫张力,治疗子宫脱垂。麻黄,桂枝→发汗。沉降药:贝母、半夏→止咳、平喘;羚羊角、钩藤、天麻、地龙→降压、镇静。㈣归经的现代研究归经:指药物对机体脏腑的选择作用(凡能治某一脏腑、经络

7、的病变,则此种药物有此相应归经)。⒈中药归经与药效和作用部分相关性: (密切相关性)钩藤、天麻、全蝎等22味抗惊厥药→入肝经率100%(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大黄、芒硝、芦荟等18味泻下药→入大肠经率100%(大肠为传导之腑);杏仁、百部、贝母等18味止咳药→入肺经率100%(肺主呼吸);鹿茸、淫羊藿、补骨脂等53味壮阳药→入肾经率100%(肾主生殖);仙鹤草、白芨、大蓟等21味止血药→入肝经率85.3%(肝藏血)。⒉归经与有效成份在体内的分布相关性(有一定相关性)23味中药有效成分身体内的分布与所属脏腑分析比较。符合率:61%;大致相符:26%;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