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周四测试练习六

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周四测试练习六

ID:39161297

大小:8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26

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周四测试练习六_第1页
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周四测试练习六_第2页
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周四测试练习六_第3页
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周四测试练习六_第4页
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周四测试练习六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周四测试练习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二语文周四测试练习六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唐代既是墓志创作的鼎盛期,也是墓志文体的重要变革期。唐代文学全面繁荣,多种文体均获得了长足发展,这为唐代墓志文体吸收其他文体之长提供了便利条件。而墓志文体发展至初唐,逐渐固定为单一、程式化的叙述范式,内容多歌功颂德,浮泛空洞,实用性与叙事性有余而抒情性不足。体式既定,难出新意,因而招致追求个性张扬、崇尚革新的唐代文人的强烈批判,激发出他们变革墓志文体的创新意识。而唐代文人往往多体兼擅,亦是唐代墓志文体得以顺利完成自我更新

2、和发展的强大动力。墓志虽也称颂逝者,抒发哀悼之情,但侧重叙述逝者的生平事迹;而哀祭文虽也追记逝者的生平,但偏重于述哀,抒情色彩更为浓厚。唐代墓志文体多方借鉴了哀祭文悼亡述哀的抒情方式,使这一时期的墓志由传统的以叙述墓主生平事功为主,逐渐转变为叙述与抒情并重,极大地增强了墓志这一买用文体的情感张力。此外,唐代墓志经常借用哀祭文擅长运用议论的手法,以宣泄沉痛的悼亡情感,激起读者的共鸣,增强艺术感染力,深化作品的情感内蕴。无怪乎储欣盛赞韩愈《李元宾墓志铭》“铭词与《祭十二郎》相埒(等同),皆言有穷而情不可终”。虽

3、然储欣此言仅是说明二文因采用同一修辞手法,而达到了近乎一致的艺术感染力,但这可作为唐代墓志借鉴哀祭文的有力证据。唐代墓志作家在墓志撰写过程中,有意纠正六朝以来墓志创作逐渐千人一面、缺乏人物个性的弊端,往往借鉴史传的人物形象塑造、唐传奇事实性虚构之法。墓志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传记,并非单纯的史实记录,它还需要表现传主的个性特征,彰显传主的精神风貌。也就是说,除史实的真实之外,传记还可以带有某种程度的虚构的真实,亦即叙述的真实。例如杜牧的《唐故进士龚轺墓志》,二鬼诱使龚轺坠马而亡的叙写,奇幻而多姿,极具戏剧效果。

4、墓志作为一种应用于丧葬活动的实用文体,不仅有记载墓主家世及生平经历的序文,而且也有颂扬墓主功业德行的铭文。墓志的铭文部分一般采用四言韵语的形式对序文内容进行综括,以抒发伤悼之情。但墓志发展至唐代,富于创新精神的墓志作家们丰富了铭文部分的变化,四言之外,三言、五言、七言、杂言、骚体均有,如《王氏殇女墓志》等,这无疑是对诗歌艺术体式的吸纳。(选自李秀敏《唐代墓志铭:风流难掩社稷功》),略有删改)-5-1.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代文学的全面繁荣,促进了墓志文体的创新和变革,助推墓志

5、创作走向鼎盛时期。B.为了增强情感张力和艺术感染力,唐墓志借鉴了哀祭文擅长用议论宣泄情感的手法。C.唐代墓志借鉴虚构之法,不再以史实记录的方式进行创作,力求凸显人物个性风貌。D.唐代墓志作家敢于创新,丰富了墓志的语言变化,全文出现了三、五言和杂言形式。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一段从外部条件和作者素养方面,分析了唐代墓志文体发展更新的重要原因。B.文章从哀祭文、史传文、传奇和诗歌方面,论述了不同文体之长对唐代墓志的影响。C.文章提出问题后,横向展开论述,并在每个论述部

6、分后提供了实例作为议论的支撑。D.本文以唐代墓志与其他文体互渗为视角,分析唐代墓志演变,为墓志发展提供证据。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没有唐代文学的全面繁荣,唐代墓志文体或许还将长期缓慢发展或者停滞不前。B.墓志文体范式逐渐僵化、内容逐渐趋同,唐代文人出于创新意识而有意做出了纠正。C.唐代墓志借鉴了哀祭文悼亡述哀的方式,从传统的歌功颂德,转变为叙述抒情并重。D.从唐代墓志的发展来看,抒情方式、叙述方式以及语言形式对文学发展有一定影响。(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

7、分)清河坊俞平伯①山水是美妙的俦侣,而街市是最亲切的。我们追念某地时,山水的清音,其浮涌于灵府间的数和度量每不敌城市的喧哗。白老头儿舍不得杭州,却说“一半勾留为此湖”;可见西湖在古代诗人心中,至多也只沾了半面光。那一半儿呢?谁知道是什么!这更使我胆大,毅然于西湖以外,另写一题曰“清河坊”。②我决不想描写杭州狭陋的街道和店铺,我所亟亟要显示的是淡如水的一味依恋,一种茫茫无羁泊的依恋,一种在夕阳光里,街灯影傍的依恋。③我们试想:若没有飘零的游子,则西风下的黄叶,原不妨由它们哗哗自己去响着。若没有憔悴的女儿,则枯

8、干了的红莲花瓣,何必常夹在诗集中呢?人万一没有悲欢离合,月即使有阴晴圆缺,又何为呢?怀中不曾收得美人的倩影,则入画的湖山,其黯淡又将如何呢?……一言蔽之,人对于万有的趣味,都从人间趣味的本身投射出来的。这基本趣味假如消失了,则大地河山及它所有的因果都落于渺茫了。-5-④离题已远,快回来吧!这儿名说是谈清河坊,实则包括北自羊坝头,南至清河坊这一条长街。中间的段落各有专名,不烦枚举。看官如住过杭州的,看到这儿早已恍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