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价格疯涨的背后

中药材价格疯涨的背后

ID:3916829

大小:353.5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1-25

中药材价格疯涨的背后_第1页
中药材价格疯涨的背后_第2页
中药材价格疯涨的背后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药材价格疯涨的背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药材价格疯涨的背后2010年在537种中药材中有84%涨价。一年时间,白前从2010年每公斤十几元涨到了2011年初的近80元,柴胡从每公斤40多元上涨到130元。2009年每公斤仅为80多元的三七,2011年1月甚至跃至350元——中药材涨价了,近一两年几乎是疯涨。在“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之后,“药”你命也成为人们对最近几种百姓生活中、价格猛涨的常用药品的无奈调侃,2010年全国中药材涨价的范围和幅度均为历年罕有,最近中药材不断爆出的涨价消息让业内不断惊呼。据中国中药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统计的537种中药材中有

2、84%涨价,涨幅为5%~180%,其中28%的品种涨幅超过51%。另有2%品种涨幅更大,甚至超过300%。如麦冬、桔梗、水蛭、阿胶、太子参、三七等常用或代表性的中药材均大幅涨价。在河北安国,中药材以每公斤为计量单位,2005年5月宁夏产枸杞价格为15~16元,到2011年1月涨到65元;金银花价格已从2005年的33~35元跃升至2011年1月的255~270元。中药涨价的背后是坊间流传的游资炒作,还是当前通胀预期下的水涨船高,一时间众说纷纭。野生资源超采导致中药材减少一些业内专家表示,这些年来炒作的情况始终存在,如过去出现过炒作黄连、

3、太子参、山茱萸、麦冬、川芎、当归等。但据药商反映,这次涨价虽然有一些炒作的因素,但不起主导作用。对于2010年以来中药材涨价范围之广、幅度之高前所未有。业内人士认为,野生药材资源减少直接导致价格上涨,同时预测野生中药品种由于资源问题其价格还会逐渐上涨。近年来,由于人们不重视中药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野生中药生长环境遭到破坏,使得目前野生中药材越来越少。产量不足自然导致价格上涨,如柴胡、防风、羌活、重楼等;很多小品种的中药都是野生的,过去主要是农村的老人和小孩采药,现在农村生活水平也在提高,采挖野生中药材的人越来越少,采挖药材减少也是造成价

4、格上涨的一个原因;一些地区生态环境脆弱,采挖中药材破坏地面植被,林业部门实行封山育林、保护草原等措施禁止采挖中药材。在北京,山区有上百种野生中药材,其中常用或较常用的品种有几十种,如知母、北柴胡、北苍术、远志、苦参、黄芩、苦杏仁、山桃仁等。上世纪80年代以前是允许采挖野生中药材的,90年代以后就严禁采挖了。应引起重视的是,自然灾害也是导致药材减产原因之一。2010年云南、贵州等地严重干旱、水灾等恶劣气候原因导致很多中药材品种减产,甚至绝收,中药材一开始就面临着产量减少的局面,造成一些品种短缺、价格上涨。如三七价格暴涨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然

5、灾害引发的。2008年云南文山遭受霜冻灾害导致三七减产,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上半年整个云南都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干旱,而三七市场的需求量此时却并没有什么改变,药厂、药店及医院需求量与往年基本保持一致,有的企业或药商担心价格上涨,便储存一部分药材,因此短时间内出现了供不应求、价格暴涨的状况。中药材市场需求增大引起价格上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以中药材为原料的保健品需求不断增加,中药材出口量大,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国家一直是出口的重点地区,还有欧美国家也是中药出口的市场之一;有资料显示:我国台湾通过正规渠道从内地进口的中药材每年至少

6、在10万吨以上。中药材种植成本攀升助推涨价种植成本助推中药材价格上涨。正如专家总结的“中药使用量70%是种植的”。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中药材种植成本不断增加,加之生长周期长、收购价格低等,使得投入随之减少,如三七须种植三年才能采挖,三七种子、耕地等成本均已经增加,因三七是典型的阴生植物,在种植中要搭棚遮阴,旱时要浇水,雨季时要排涝,还要除草追肥,防治病虫害,疏花(剪去花序边缘的部分花朵),采收加工,药农投入的资金、劳动远远大于其他药材,因此,三七每公斤几十元的价格让药农很难获利,若加上人工费的话肯定赔钱。根及根茎类中药材中的多年生种植

7、品种基本都面临这样的问题:如用半夏种子繁殖的需种植3~4年才能收获,用块茎繁殖的在栽种后的当年或第二年采挖;白芍需栽种3~4年后才能采挖,加工时还要去皮水煮;白术需种植两年;牡丹皮需移栽后3~5年才能收获,加工时还需去木心刮去外皮;树皮类中药材,如肉桂需树龄10年以上才能剥取树皮药用;杜仲环剥后再生树皮需生长3年后才能剥取药用。业内一些人士总结药材市场价格规律基本上是3~4年一波动。因为中药材种植期为3~4年,种植面积多了,产量高了,价格就下降,种植面积少了,产量少了,价格又会上涨,农民看到有利又开始种植,种的人多了药又卖不出去了,而价

8、格一旦下降,农民又不种了,等药材库存销售到差不多时,药价又重新上涨。某些加工品,中药原料价格上涨导致产品价格上调,如东阿阿胶涨价也正是由于驴的养殖成本大幅增加,国内毛驴的存栏量逐年下降而导致阿胶的主要原料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