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期末试题及答案

工程地质期末试题及答案

ID:39182735

大小:24.6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26

工程地质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1页
工程地质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2页
工程地质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3页
工程地质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4页
工程地质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程地质期末试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复习试题工程地质学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1.对地下结构物产生浮力的地下水是()A.包气带水B.承压水C.潜水D.承压水或潜水2.围岩应力重新分布是指()应力的重分布。A.岩土原有应力B.洞室衬砌应力C.地下水动水压力D.洞室围岩总应力3.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沉积作用及成岩作用?A.岩浆作用B.剥蚀作用C.地质作用D.地震作用4.流纹状构造反映了岩浆岩的哪种形成环境?()A.喷成相B.浅成相C.深成相D.河湖相5.某矿物呈灰白色,菱面体,三组完全解理,小刀能刻划动,遇稀盐酸强烈起泡。该矿

2、物可定名为()A.石膏B.食盐C.方解石D.白云石6.沉积岩的结构可分为:碎屑结构、泥质结构、()及生物结构四种类型。A.斑状结构B.结晶结构C.碎裂结构D散体结构7.岩石在饱水状态下的极限抗压强度与在干燥状态下的极限抗压强度的比值称为岩石的()A.饱水系数B.渗透系数C.吸水系数D.软化系数8.平板载荷试验可用于测定地基土的()A.抗剪强度B.重度C.承载力D.压缩模量9.盐渍土在浸水后强度明显()A.提高B.降低C.不一定10.地下水位的降低可使降水周围的地面()A.下降B.上升C.上升或下降5复习试题工程

3、地质学11.下列哪项为地层单位?()A.宙B.界C.纪D.世12.下列哪项为地质年代单位?()A.宇B.界C.纪D.统13.岩层在空间的位置是由以下哪种要素确定?()A.地壳运动B.地形地貌C.走向和倾斜D.走向、倾向、倾角14.下列关于岩层走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岩层的走向可由走向线的方位角表示B.岩层走向方位角与倾向方位角相差90。C.岩层的走向有两个数值,且两数值相差180。D.岩层的走向只有一个数值15.斜坡的变形方式有蠕动和下列哪项?()A.松动B.滑动C.崩塌D.裂隙16.斜坡的破坏方式有滑坡和

4、下列何项?()A.流动B.松动C.流砂D.崩塌17.按滑动的力学性质滑坡可分为()A.顺层滑坡和切层滑坡B.牵引式滑坡和推动式滑坡C.张性滑坡和剪性滑坡D.切层滑坡和均质滑坡18.下列哪项组合最易发生岩溶?()A.可溶性岩石,岩体内有相互连通的裂隙,水具有侵浊性,且水是流动的B.可溶性岩石,丰富的水,岩体内有丰富的裂隙,水是流动的C.沉积岩,水具有侵蚀性,且水是流动的D.可溶性岩石,岩体中有丰富裂隙,水具有侵蚀性,水是封闭的5复习试题工程地质学19.下列哪项不是岩溶发育的必要条件?()A.可溶性岩石B.岩石为软

5、岩。C.水是流动的D.水具有侵蚀性20.地震的发源地称为()A.震源B.震中C.震源在地面的垂直投影二、判断下列各说法正误(每题2分,·共20分)1.根据岩体变形与时间、变形与荷载的关系曲线,可以区分岩体的稳定变形和非稳定变形,但不能区分导致岩体破坏的变形与虽然延续但不会引起岩体破坏的变形。()2。承压水内部有压力而潜水内部无压力。()3。矿物抵抗外力刻划研磨的能力称为矿物的硬度。()4.绿泥石只存在于变质岩中。()5.根据SiO2含量不同,岩浆岩可划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和酸性岩三大类。()6.岩石的软化性可用

6、重量损失率表征。()7.地层单位包括宇、界、系、统、阶。()8.岩层发生断裂后,两侧岩块具有明显位移的构造称为节理。()9.岩层在空间的水平延伸方向即倾向。()10.单斜岩层的地层分界线在地质图上表现为与地形等高线平行的封闭曲线。()三、简单回答下列问题(每题6分,共36分)1.保障围岩稳定性的途径有哪些?2.什么是地下水的总矿化度?它代表地下水的什么特性?3.叙述变质作用的类型?4.简述沉积岩的构造类型?5复习试题工程地质学5.简述斜坡变形和破坏的方式。6.叙述沉积岩的成因? 四、论述题(14分)分析冲积平原

7、区可能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1-10.DDBACBDCBA11-20.BCDDADBABB二、判断下列各说法正误(每题2分,共20分)1.正确2.错误3.正确4.正确5.错误6.错误7.正确8.错误9.错10.错误三、简单回答下列问题(每题6分,共36分)1.答:保障围岩稳定性的途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保护围岩原有稳定性,使之不至于降低;二是提高岩体整体强度,使其稳定性有所增高。前者主要是采用合理的施工和支护衬砌方案,后者主要是加固围岩。2.答:总矿

8、化度为水中离子、分子和各种化合物的总含量,以每升水中所含各种化学成分的总克数(g/L)表示。它表示地下水的矿化程度。5复习试题工程地质学3.答:接触变质作用:侵人岩与围岩接触所发生的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广大范围内,由于温度压力以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变质作用。混合岩化的作用:变质岩体与岩浆互相交代而形成新岩石的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地壳运动产生的定向压力使岩石发生的变质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