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课文内容填空(带答案)

按课文内容填空(带答案)

ID:39184285

大小:33.3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26

按课文内容填空(带答案)_第1页
按课文内容填空(带答案)_第2页
按课文内容填空(带答案)_第3页
按课文内容填空(带答案)_第4页
按课文内容填空(带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按课文内容填空(带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按课文内容填空与答案  1、《独坐敬亭山》是唐朝诗人李白写的,表达了诗人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的心情,其中“厌”字解释为满足,“闲”字解释为悠闲。  2、《望洞庭》唐朝诗人刘禹锡写的,这首诗描写了秋天的晚上(什么时候)洞庭湖(什么地方)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在诗中,作者把洞庭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用白银盘比喻洞庭湖。3、《忆江南》是一首词,“忆江南”是词牌名,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写的,其中写景的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的另

2、一种说法一定会回忆江南。诗中的“谙”字读音ān,解释为熟悉。4、《桂林山水》中,引用人们对桂林山水的评价是“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的意思是桂林的山水居天下第一,此句为全文的中心句。下文就围绕这一名句,分别从山和水两个方面作具体描绘。这样的美景让人仿佛走进了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6、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

3、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7、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答案,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8、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

4、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9、《记金华的双龙洞》的作者是叶圣陶,上个学期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爬山虎的脚》10、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11、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头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

5、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到了内洞。12、《中彩那天》一课中,父亲所面临的道德难题是要不要把彩票还给库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生活很拮据。13、《中彩那天》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

6、于有了一大笔财富。14、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实在在。15、《万年牢》作者是新凤霞;《小英雄雨来》的作者是管桦;《生命生命》的作者是杏林子;《花儿的勇气》是著名作家冯骥才写的。16、《将心比心》让我明白: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18、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19、自然之道就是指大自然的规律《自然之道》让我们懂得,如果不按照大自然的规律办事,往往

7、会产生产生不好的结果。  20、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后来黄河变了,成了中华民族的多灾多难的祸河。21、科学家研究了蝙蝠飞行的秘密,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嘴。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超声波。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耳朵。22、人们由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从青蛙的眼

8、睛得到启示,发明了“电子蛙眼”;从鲸的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流线型的轮船,这样的科学就叫仿生学。23、学了《“打扫”森林》,我明白了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24、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土兵们和军官注意听着,开始注视周围的灌木丛和挂在道旁的白桦树枝。他们发现就在很近很近的地方,有个孩子坐在河岸边上,耷拉着两条腿。他光着头,穿一件颜色跟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手里拿着一块木头,不知在削什么。《夜莺的歌声》一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