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总结小班新生家访那些事

家访总结小班新生家访那些事

ID:39187471

大小:22.7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26

家访总结小班新生家访那些事_第1页
家访总结小班新生家访那些事_第2页
家访总结小班新生家访那些事_第3页
家访总结小班新生家访那些事_第4页
家访总结小班新生家访那些事_第5页
资源描述:

《家访总结小班新生家访那些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家访总结-小班新生家访那些事  谈谈小班新生家访的那些事  大家都知道,教师这个职业头顶上是有光环的--天底下最光荣的职业。在我看来,那不仅仅是光环,更是一颗心,由细心、耐心、爱心这三心汇聚成的一颗心。小班幼儿的年龄处于3周岁到4周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孩子身心发育都尚未成熟,自理能力更是薄弱,在大多数家长看来,这是一个需要完全保护的年龄段,所以老师拥有这三心就更加重要了。  今天我就结合小班新生的那些事儿,谈谈我对这三心的理解和感悟。  第一点感受:够细心,大家才放心。  与其他年龄段相比,要做好幼儿园

2、特别是小班的工作,必须要做到老师、幼儿、家长三方放心。而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就是要够细心。  小班的工作是从家访开始的。所以,自从拿到小班分班花名册,为了让自己在家访时做到心中有数,我和搭班的冯婷老师就家访事宜进行了规划。比如,我们首先规划了一下家访时行走的路线,以及家访时必带的物品,经过细致地考虑,我们家访进行得很顺利。同时,为了让家长放心,我们还在仔细思考了与家长交流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孩子初入园或多或少会产生焦虑感,不适应感,我们也一直针对这种情况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而我觉得缓解焦虑更应该从家

3、长入手,有时家长会比孩子表现得还要焦虑。可能我家孩子刚刚才从幼儿园毕业,他刚上幼儿园时,作为家长的那种心理,我印象还比较深刻。作为家长,会特别想知道教我们家孩子的老师会是谁,开学时需要带上些什么东西,到了幼儿园孩子会不会不适应,在家应该怎样应对等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与家长聊天过程中,我着重介绍了班级里的一些生活设施,消毒设备,还有幼儿园的作息时间,让家长对幼儿园有初步的了解。还给家长建议,在家可以以游戏的方式让孩子逐步适应分离恐惧以及熟悉自己的学名。同时也针对幼儿初入园会有的一些反应进行了沟通。比如

4、,经常会有家长说我家孩子在家的时候很少生病的,怎么一到幼儿园就老生病了。我就用自己孩子的事例跟家长说明,让家长明白孩子不一样,表现出来的情况也不一样。幼儿第一次离开家进入幼儿园,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出现。有的孩子是哭闹,有的孩子是生病。有的可能哭闹一两天,有的可能哭得时间很长。有的一来就生病了,有的可能一个月后才表现出来。同时也要让他们了解,孩子表现出来的各种情况都很正常,大人不要惊慌,要以平常心去对待。作为家长还需要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和引导--上幼儿园不是受苦受难,而是一件很好玩,很有趣的事情,在

5、幼儿园会有很多好朋友和好玩的玩具;也要让孩子们知道上了幼儿园并不是爸爸妈妈不要他了,反而,爸爸妈妈会更爱他。  最后,家访不仅是让家长放心,更重要的是让幼儿熟悉老师,毕竟是幼儿与老师相处。细心的观察能帮助拉近与幼儿的距离,让幼儿更容易接纳我们。比如,我们家访到一个叫做贾子淇的小朋友家。孩子一看见我们,起初是赶紧往奶奶身后躲。我们跟他说话,他不理我们。后来我看到他手上拿着吹泡泡的玩具,于是就跟他说:贾子淇,你的泡泡枪好漂亮啊,能借给我玩玩吗?听到这句话,小家伙开口了我家还有个泡泡枪的,是粉红色的。我最喜

6、欢那个了。借助泡泡枪,我们打破了僵局,小家伙一下就跟我们聊开了。他还拿出好多其他的玩具跟我们玩,特别活泼可爱。  考虑好每一个细节,用心发现有价值的细节,做一个细心的老师,必定会事半功倍。  第二点感受:耐心足,工作才能有效果。  万能的度娘告诉我们,所谓耐心,就是指心里不急躁,不厌烦;能坚持完成一件可能十分繁琐无聊的事。作为幼儿教师,每天所做的事情虽然不能称之为无聊,但绝对是非常繁琐的。因此在这种状态之下,面对孩子们发生的各种事情,特别是面对调皮的孩子,要做到不急躁,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教书育人

7、,是一个循循善诱、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急躁确实不可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只有给孩子多一些关怀,多一些包容,多一些耐心,孩子们才会更愿意接受老师提出的要求。  我们班上有个叫周浩宇的孩子,这个孩子非常好动,平时父母以及爷爷奶奶都上班,在家里大多数时间是跟曾祖母呆在一起,因此行为上不太受约束,规矩不是很好。在试入园的那两天,周浩宇表现得特别地活跃。一直这里窜窜,那里逛逛,还时不时去拿别的小朋友正在玩的玩具,但自己却定不下心来完成一件事情。为了让他不影响其他的小朋友游戏,我将正在游荡的他一把抱了起来,跟他说李老师

8、,想要跟你做个游戏,你能不能坐下来帮李老师做一串项链?一听做游戏,他就来兴趣了,忙说好呀,好呀!紧接着,我就提要求了如果你没做完就站起来了,以后就要一直黏在李老师身上,不能动了喔。对于一个好动的孩子,不让他活动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情。所以,他满口答应,并且在后面的活动中明显要安静了一些。  大家都知道,刚进入幼儿园的孩子规则意识不是很强,再加之刚好处于3-4岁这年龄阶段,所以特别容易去模仿旁边人的行为。比如,在桌面游戏活动结束,提醒孩子们收玩具的时候,当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