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答题技巧方法汇总

政治答题技巧方法汇总

ID:39188104

大小:3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6

政治答题技巧方法汇总_第1页
政治答题技巧方法汇总_第2页
政治答题技巧方法汇总_第3页
资源描述:

《政治答题技巧方法汇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政治答题方法与策略一、单项选择题1.答题步骤(三看)1)先看材料2)再审(看)设问3)针对设问结合材料寻找(看)唯一正确答案2.常见错误1)选项本身正确,但与材料和设问无直接关系,不选。--排异法2)选项中出现两项以上符合题意或都不完全符合题意的,这时要“好中选优””--最佳选项法3)从近年中考情况看,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书本知识要理解到位,不要因材料的内容而误导。--夯实双基法4)其他方法:①注意备选选项用词的妥当性,带有绝对语气地选项应酌情考虑②看题目与答案、答案与答案之间的关系【如积极和消极、矛盾、选择、递进、包含、并列、因果等】③做完后检查,将题目和答案连起来念一遍,找语感。④看材料最

2、后一句的设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做3个角度)和主体(谁、国家、政府、某人)⑤千万不要犯经验主义错误,每一道都应该看完全,越有把握的题,越要注意二、主观题的一般方法:总的方法:1.审材料:熟读材料,概括提练其主要内容(是什么)。2.联系教材或考纲,找出材料内容与教材或考纲相关的知识或考点。(重中之重)3.理清思路,根据问题组织答案。①所出问题不管如何千变万化、花样翻新,不外乎四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综合型。②组织答案不管怎么复杂麻烦,也不外乎三个方面的来源:教材、背景材料、时政生活。[基本思路:看设问→看材料画关键词→归纳中心→回归课本→筛选知识→写出观点]简答题答题步骤:结合材

3、料,针对设问,回归课本知识,问什么,答什么,不需要展开。即:问是什么,归纳材料的中心意思;问为什么,答所问问题的原因、作用或意义等;问怎么做,答所问问题的做法;问综合型问题根据问题与分数要求回答上述三个问题中的二--三个方面。【注意:概念型题不管多少分,问什么就答什么;开放性题,有多少分,就写多少点,几分一般意味着要答几点】3分析说明题步骤:【分值高,能力要求也高。一般要求考生结合背景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是什么——要求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材料的主要意思。一般要借助标点符号(;。)分清材料讲了几层意思,借用材料中的标题、关键词或中心句子来组织答案。为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要从书本和材料甚至时政

4、生活三个方面组织答案。综合型——根据题目及分数要求答齐二——三个方面。本题型要求考生围绕题目整合书本的相关知识是重中之重,分析、概括、拓展材料相关知识是得高分关键,如果能结合时政生活提出一些有创新的观点,那就可加分了。三、答题技巧是什么通常有“什么”、“含义”、“观点”、“内涵”等字眼。第一种格式:材料说明了什么时候谁做了什么事情。状语(什么时候)+主语(谁、国家、政府、某人)+谓语(动词,如重视、加大)+宾语(什么事情),也就是要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做了什么事情等。第二种格式:说明了某个地方或谁出现、存在什么问题(结果)。(如谁丧失诚信)第三种格式:说明了做什么事情的重要性或必要性。(如

5、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第四种格式:体现什么观点,直接写观点即可。(一般指教材中的知识点)为什么通常有“原因”、“必要性”、“重要性”、“意义”、“理由”等字眼。一要写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存在的问题。通常用“不”、“难”、“低”、“差”、“没有”等词语,可从个人自身、家庭、学校、社会、国家政府部门角度;个人自身可以从心理、道德、法律角度;国家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和谐或者制度、教育等角度;二要写出解决这一问题的作用、意义或者出现这一问题危害.通常用几个“因为……或做什么,有利于……;因为……或做什么,有利于……(可以从大和小两个角度去组织答);说明什么问题的重要性,通常用“做什么是……

6、需要,做什么是……要求,做什么是重要组成部分。三答题套路还可以用国情+重要性+意义怎么做常见提问词有对策、措施、方法、建议等,主要紧跟和对照上面一问的原因、存在问题、(为什么)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一般要注意逐一对应。大的(宏观):国家(五位一体)、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小的(个人微观):思想上(理想、道德、法律、心理)和具体实际行动上(学习、创新实践、生活小事等)两个方面作答。(综合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通常有“评析”、“认识”、“分析”、“理解”、“看法”、“启示”等字眼是属于这类综合性的。文字组织技巧1.常见的包装格式:(1)“意义、作用”。①做什么事件,有利于……(课内或宏观

7、)3②做什么事件,有利于……(课外或微观)③做什么事件,有利于……(2)重要性、必要性①做什么事件,是……要求(表现),②做什么事件,是……需要,③做什么事件,是……重要组成部分。(课内、课外,或宏观、微观)(3)“原因、依据”。①因为存在什么问题,会阻碍……②因为只有重视什么,会促进……③因为这样做,有利于……(4)“怎样、如何、建议、主意”?①政府要+动词……②社会要+动词……③我们要+动词……2.注重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