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及其连结》PPT课件

《颅骨及其连结》PPT课件

ID:39196099

大小:9.59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6-26

《颅骨及其连结》PPT课件_第1页
《颅骨及其连结》PPT课件_第2页
《颅骨及其连结》PPT课件_第3页
《颅骨及其连结》PPT课件_第4页
《颅骨及其连结》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颅骨及其连结》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节颅及其连结颅skull由23块颅骨彼此借骨连结组成。除下颌骨和舌骨外,其余各骨大多借缝牢固连结。以眶上缘和外耳门上缘为界分脑颅和面颅两部。一、颅(一)脑颅(8块)不成对的:额骨、枕骨筛骨、蝶骨成对的:颞骨、顶骨颅腔的顶是穹隆形的颅盖,由额骨、枕骨和顶骨构成。颅腔的底由中部的蝶骨、后方的枕骨、两侧的颞骨、前方的额骨和筛骨构成。筛骨只有一小部分参与脑颅,其余构成面颅。1、额骨分三部:   ①额鳞:是瓢形或贝壳形的扁骨,内含空腔称额窦;   ②眶部:为后伸的平位薄骨板,构成眶上壁;   ③鼻部:位于两侧眶部之间,呈

2、马蹄铁形,缺口处为筛切迹。位于颅的前上部,参与构成颅腔前壁及眶的上壁。2、枕骨枕骨位于颅的后下部,呈勺状,前下部有枕骨大孔。枕骨借此孔分为4部:前为基底部,后为枕鳞,两侧为侧部。侧部下方有椭圆形的关节面,称枕髁。3、筛骨位于两眶之间,额状面观呈“巾”字形。分三部:筛板,中间多孔的水平骨板,参与颅前窝的构成,亦为鼻腔的顶;垂直板,由筛板正中向下延伸的骨板,居正中矢状位,上部突向颅腔称鸡冠,下部参与骨性鼻中隔的构成;筛骨迷路位于垂直板两侧。参与眶内侧壁及鼻腔外侧壁的构成,迷路内侧壁上有上、下两个向下卷曲的薄骨片,即上、

3、中鼻甲,迷路内有许多含气的空腔,称筛窦。4、蝶骨形似蝶形,嵌于颅底中部,蝶骨分为体、小翼、大翼及翼突4部,蝶骨体居中央,中空为蝶窦。自体伸出一对小翼和一对大翼,分别参与颅前窝及颅中窝的形成,二者间的裂隙称眶上裂。自体和大翼结合处向下伸出一对翼突,垂于颅底下面。前面观体小翼大翼翼突眶上裂蝶窦口5、颞骨颞骨位于颅的两侧,参与构成颅底和颅腔侧壁。以外耳门为中心可分为鳞部、岩部及鼓部。前庭蜗器主要含于其内。  (1)鳞部:位于外耳门前上方,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沟。其前下部有伸向前方的颧突,与颧骨的颞突构成颧弓。颧突根部的下面

4、有下颌窝。此窝的前方有突向下方的关节结节。(2)鼓部:为一围绕外耳道前、下、后三面的半环形骨板。   (3)岩部(锥体):颞骨向前内侧伸出的三棱状骨突为岩部,位于外耳门的内侧,参与颅底的构成,岩部内藏前庭蜗器;外耳门后方下垂的突起为乳突,下面有粗刺状骨棘,称茎突。乳突内有空腔(乳突小房),与鼓室相通,化脓性中耳炎可蔓延至此。不成对的:下颌骨、犁骨、舌骨成对的:上颌骨、腭骨、颧骨鼻骨、泪骨、下鼻甲(二)面颅(15块)分别参与围成眶、鼻腔及口腔的骨性部分,共15块。包括:1、下颌骨呈马蹄铁形,位于面颅前下部,分一体两支

5、。下颌体呈弓形,有前后两面及上、下两缘。下缘称下颌底;上缘称牙槽弓,其上有16个容纳下牙的牙槽。前面正中下部为突向前的颏隆凸,前外侧面有一对颏孔,有血管、神经穿出。下颌支是由体伸向后上方的长方形骨板。其后缘与下颌底相交处称下颌角。下颌支内侧面中央有下颌孔,有血管、神经通过。下颌支上方有两个突起,前方的称冠突,后方的称髁突,两突之间的凹陷称下颌切迹;髁突上端膨大为下颌头,有关节面与颞骨下颌窝相关节。下颌头的下方较细,称下颌颈。2、上颌骨位于面颅中央,成对,可分1体和4突,上颌骨的中部称体,体内有大的含气腔,称上颌窦;

6、4个突起称额突,上接额骨;颧突与颧骨相连;牙槽突自体向下方突出,两侧合成牙槽弓;腭突伸向内侧,与对侧的腭突在中线会合,构成骨腭的前部。外侧面内侧面3、犁骨为斜方形小骨片,位于鼻腔正中,组成骨鼻中隔后下份。4、腭骨呈“L”形,成对,其水平板参与构成口腔顶部(骨腭的后份),其垂直板构成鼻腔外侧壁的后份。犁骨腭突(上颌骨)水平板(腭骨)内侧面观后面观5、舌骨舌骨位于颈部前方,借肌和韧带悬系于下颌骨下后方。呈马蹄铁形,中间部称体,向后外延伸的长突为大角,向上的短突为小角。6、鼻骨是位于两眶之间的构成鼻背的条形小骨片。7、泪

7、骨为位于眶内侧壁前部的方形小骨片。8、颧骨位于眶的外下方,呈菱形,形成面部的骨性隆凸。9、下鼻甲位于鼻腔侧壁的下方,为一卷曲的骨片。鼻骨下颌骨上颌骨颧骨泪骨下鼻甲(三)颅的整体观可见额骨及大部分面颅骨,分为额区、眶、骨性鼻腔和骨性口腔。1、前面观(1)额区:为眶以上的部分,在眶上缘上方有弧形隆起,称眉弓。两侧眉弓间的平坦部为眉间,眉弓及眉间都是重要的体表标志。(2)眶:为锥体形腔隙,尖向后内,有视神经管与颅中窝相通。底朝前外开放,底的上、下缘分别称眶上缘和眶下缘。眶上缘中内1/3交界处有眶上切迹(眶上孔)。眶上神经

8、和血管由此穿过。指尖压迫有明显疼痛。  上壁由额骨眶部及蝶骨小翼构成,以此与颅前窝相隔,其前外侧部有泪腺窝,容纳泪腺。外侧壁较厚,由额骨和蝶骨构成。在上、外侧壁交界处的后份有眶上裂,以此与颅中窝相通。下壁主要由上颌骨构成,以此与上颌窦相隔。下、外侧壁交界处的后份有眶下裂,此裂向前移行为眶下沟,眶下沟向前延伸入眶下管,向外开口于眶下孔;眶下裂向后与颞下窝和翼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