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及预防》PPT课件

《食物中毒及预防》PPT课件

ID:39197768

大小:544.50 KB

页数:104页

时间:2019-06-26

《食物中毒及预防》PPT课件_第1页
《食物中毒及预防》PPT课件_第2页
《食物中毒及预防》PPT课件_第3页
《食物中毒及预防》PPT课件_第4页
《食物中毒及预防》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食物中毒及预防》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食物中毒及预防1一、食源性疾病(一)概念:通过摄食进入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所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三个基本要素:(1)食物是传播疾病的媒介;(2)病原物是食物中的致病因子;(3)临床特征为急性中毒性或感染性表现第一节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2英国食源性疾病发病报告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空肠弯曲菌沙门氏菌3目前在中国,微生物性食物中

2、毒占据首位,餐饮单位(集体食堂、宾馆、饭店)占中毒责任单位的百分之六十以上,而动物性食品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其中,肉及肉制品占百分之二十,水产品占百分之十。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刘秀梅称:食源性疾病是中国头号食品安全问题。刘秀梅指出,生食水产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和寄生虫,熟肉制品中的单增李斯特菌和沙门氏菌,生食蔬菜中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乳制品中的葡萄球菌肠毒素以及婴幼儿食品中的阪崎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生物性危害应成为有关部门重点控制的对象。42006年11月09日中国全国目前有2亿人超重、

3、1.6亿人患高血压、1.6亿人血脂异常、6000多万人肥胖、4000万人血糖异常……此间一位专家在援引第四次“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的一组数据提醒说,营养来源于食品,上述食源性疾病状况如不尽快改变,中国人口营养健康恶化趋势就无法得到有效遏制,势必降低中华民族竞争力。5(二)食源性疾病的病原物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放射性危害61.食源性细菌病原体(1)沙门氏菌(2)空肠、结肠弯曲杆菌(3)耶尔森氏(4)志贺氏菌(5)大肠杆菌(6)弧菌(7)蜡样芽孢杆菌(8)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9)肉毒梭菌(10)

4、金黄色葡萄球菌(11)产气夹膜梭菌(12)流产布氏杆菌72.食源性病毒(1)甲型肝炎病毒(2)诺沃克病毒(3)疯牛病(4)口蹄疫病毒3.食源性寄生虫旋毛虫、绦虫、孢子虫等隐孢子虫污染生水、未消毒的牛奶、生菜、凉菜圆孢子虫污染生水、水果这些虫卵、幼虫不能被一般的肥皂、洗涤剂和消毒剂所杀灭。893.真菌毒素我国已开展黄曲霉毒素、杂色曲霉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T-2毒素、烟曲霉震颤素等的研究,国际上受关注的真菌毒素是伏马菌素、棕曲霉毒素、镰刀菌素、展青霉素等,由于具有慢性毒性,并与人类,特别是癌症有密切关

5、系而受到重视。104.天然毒素类海洋毒素贝类毒素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神经性贝类毒素、遗忘性贝类毒素;鱼类毒素包括河豚毒素、西加毒素和鲭鱼毒素毒蘑菇:有毒物质引起人类神经、血液、消化道、肝脏等多系统的中毒性疾病苦杏仁及木薯:含氰甙类粗制棉籽油:含棉酚11其他:菜豆中毒、鲜黄花菜中毒125.动植物贮藏时产生的毒性物质鱼体不新鲜时组胺增加;马铃薯发芽所产生的龙葵素;蔬菜不新鲜时亚硝酸盐增加。13化学性危害农药残留、有毒金属和化合物(铅、镉、汞、砷、氟、多环芳烃、多氯联苯、二恶英)工厂化学药品(润滑

6、剂、清洁洗消剂、油漆)、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辅助剂放射性危害14(三)食源性疾病的范畴1.食物中毒2.食源性肠道传染病3.食源性寄生虫病4.其他:食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暴饮暴食引起的急性胃肠炎、酒精中毒15(四)食源性疾病的预防1.收集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检测和食品污染检测资料,分析食品中各种病原物污染、增殖或残存的条件及影响因素;2.对易发疾病的主要食物生产、加工、制作、贮存、运输、销售过程作HACCP控制,进行卫生监督;3.制定食品管理人员和加工人员培训方案,提高从业人员的食品卫生知识,防疾病传播

7、;4.进行广泛的食品卫生宣教,提高消费者自我保健意识。16二、食物中毒食物中毒的概念,特征与分类1概念摄入含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2特征:(1)潜伏期短,发病突然,时间集中;(2)病人有类似的临床表现;(3)发病者均与某种食物有明确的关系;(4)病人对健康人无传染性,采取措施后控制快。17我国2004年食物中毒简况1819203.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1)发病的季节性特点(2)发病的地区性特点(3)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种类分布特点

8、(4)食物中毒原因分布特点4.食物中毒的分类(1)细菌性食物中毒(2)真菌及其毒素食品中毒(3)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4)化学性食物中毒21第二节细菌性食物中毒22一、细菌性食物中毒概述细菌性食物中毒在公共卫生学上占有较重要的地位,据统计,1983年细菌性食物中毒占食物中毒总数的58.6%,其中以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占首位,其次为变形杆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在食物中毒事件中最为常见,占中毒事件的30%~90%,人数占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