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更新背景下棚户区改造方法探索——以济宁市为例

有机更新背景下棚户区改造方法探索——以济宁市为例

ID:39200048

大小:1.36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6-27

有机更新背景下棚户区改造方法探索——以济宁市为例_第1页
有机更新背景下棚户区改造方法探索——以济宁市为例_第2页
有机更新背景下棚户区改造方法探索——以济宁市为例_第3页
有机更新背景下棚户区改造方法探索——以济宁市为例_第4页
有机更新背景下棚户区改造方法探索——以济宁市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机更新背景下棚户区改造方法探索——以济宁市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0人交流群432529468,潛限注规考试!!有机更新背景下棚户区改造方法探索——以济宁市为例丁芝,牛余香,王葵深摘要:棚户区改造是政府主导、多方参与,为改造城镇危旧住房、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而实施的一项民生工程。在我国大规模开展也有几年的时间了,但在城市发展逐步向降速、转型、多元的新常态转变的背景下,把整个城区的棚户区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并从城市有机更新视角研究的并不多。规划重点从城市整体出发对城市有机更新方法进行探索、合理界定了当下棚户区改造的概念及内涵,研究分析当前棚户区改造的动力机制,并从济宁当地棚户区的现状问题及价值识别入手,深入研究了城市有

2、机更新背景下棚户区改造规划的内容与对策,并从功能更新、景观更新、物质更新三个角度加以论证。并以济安台棚户区改造项目为例,详述有机更新思路在棚户区改造中的应用。最后对棚户区改造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关键词:棚户区改造统筹规划有机更新更新对策1.研究背景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村居被纳入了城区范围,这些质量较差的房屋、设施不全的区域构成了棚户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推进棚改是城市工作必须啃掉的“硬骨头”。政府对于棚户区(城中村)整治与改造的认识越来越成熟,从早期一劳永逸的“杀死”城中村,到现在的“抢救城中村”,更加的强调可持续发

3、展和绿色城市,杜绝盲目无序的拆建,在棚户区改造的过程中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延续成为改造的核心任务之一。这需要我们通过妥善处理好促进民生和地区发展之间的问题,落实既定的城市总体规划,增强规划批后管理,从而达到遏制“似霉菌繁衍般的城市扩张”,满足人民群众的内在需求,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从客观上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城市有机更新这一命题,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研究出一条具有实际意义并能指导实际棚户区改造的出路来。2000人交流群432529468,潛限注规考试!!2.有机更新方法探索2.1城市有机更新相关概念解析“城市有机更新”是顺应城市的发展规律及发展肌理,从城市的保护与发

4、展出发,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突出物质形态的更新与城市肌理的延续、保护,是在城市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城市更新与发展。2.2有机更新发展的动力机制城市各项制度的变革和建设目标是我国城市棚户区有机更新动力机制的主要内容。更新过程受到许多深层次因素的影响,包括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无论是内在的“质”还是自身需求“量”的变化都是导致城市更新的内在动力。政府为了吸引外资,改善投资环境,建设市政基础设施,提高居住水平等,也迫切需要改造旧城,使其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成为棚户区改造的外部动力。2.3有机更新基本理念2.3.1注重城市整体协调有机更新强调城市是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注重

5、保持城市的“整体性”,要研究更新地段及其周围地区的城市格局和文脉特征,在更新过程中遵循城市发展的历史规律,保持该地区城市肌理的相对完整性,从而确保城市整体的协调统一。2.3.2延续社会结构形态不同特色的旧居住区延续城市的生命,传承城市居住文化和时代特色。在城市更新中,需要我们关注固有的场所精神的塑造,建立社区文化,完善社会结构形态,增强居民归属感,.2.3.3延续物质空间形态需要我们通过对老城的分析研究,获取其在空间形态、密度、肌理、建筑体量、形式、色彩等方面的信息,在更新中传承老城的结构形态和空间秩序。3.棚户区改造动力机制3.1棚户区及棚户区改造概念与内涵

6、3.1.1棚户区概念与内涵棚户区是指建筑密度大、结构简陋、安全隐患多、使用功能不完善、基础设施不配套的住房较为集中的区域。目前,我国把棚户区分为城市棚户区、国有工矿棚户区、国有林区棚户区、国有垦区危房、中央下放地方煤矿棚户区五大类。《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国〔2013〕25号)》指出,在加快推进集中成片城市棚户区改造的基础上,各地区要逐步将其他棚户区、城中村改造,统一纳入城市棚户区改造范围,稳步、有序推进,市、县人民政府应结合当地实际,合理界定城市棚户区具体改造范围。3.1.2棚户区改造概念与内涵对照以上概念,棚户区改造是政府主导、多方参与,为改

7、造城镇危旧住房、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而实施的一项民生工程。是在确保公共利益、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下,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增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强调改造主体多元化,寻求经济、物质环境、社会及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效益的城市有机更新行为。3.2棚户区改造的动力机制新常态下,如何学习全国棚改经验,特别是如何形成内生动力,使棚改成为既改善民生又为经济社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是推动棚改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核心问题。棚改既是民生问题又是发展问题,既是投资行为又是拉动消费的重要途径。棚户区改造的动力机制可以从内部动力及外部动力两方面来深入分析。3.2.1内部动力从内部动

8、力来看,人们对自我实现或者说成就的需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