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病理学复习重点

森林病理学复习重点

ID:39204797

大小:30.6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27

森林病理学复习重点_第1页
森林病理学复习重点_第2页
森林病理学复习重点_第3页
森林病理学复习重点_第4页
森林病理学复习重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森林病理学复习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森林病理学复习资料南林林业大学黄龄教授第一章1.植物病害的定义林木在生活过程中,由于受生物或非生物的因素影响,在生理上、组织结构上、外部形态上产生一系列的局部或整体的异常变化,生长发育收到显著影响甚至死亡。2.侵染性病害由生物侵染所引起,有侵染性分为真菌病害、原核生物(细菌)病害、线虫病害、病毒病害、寄生性种子植物病害,植物菌原体引起的病害,其他生物如螨类、藻类引起的病害。3.非侵染性病害又称生理性病害,由非生物性病原引起的病害,由不适宜的环境因子所致,无传染性。4.病害发生的三角关系病害的发生需要病原体、寄主和环境条

2、件三者的共同作用。5.症状概念:病植物在形态上表现出不正常特征。由真菌引起的树木病害症状不仅是树木本身的病变特征;而且包括病原物在树木病组织上产生的繁殖器官或其他组织,这些器官或组织成为病症。种类:病状:变色、坏死、腐烂、萎焉病征: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脓状物、粒状物第二章一、病害诊断概念:方法:1、根据症状2、根据病原物3、人工诱发实验—科赫法则其证明一种微生物的传染性和致病性,是最科学的病害诊断方法A.将病害植物组织上经常出现的微生物分离出来,使其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B.将培养基进一步纯化得到纯菌种。C.将纯菌种

3、接种到健康寄生物植物体内并给予适宜发病条件,使其发病。观察是否表现为原病害相同症状。D.从接种发病组织上再分离出这种微生物。4、病害治疗诊断第三章病原侵染性病害病原种类真菌、细菌、病毒、植物菌原体、寄生性种子植物、线虫、其他(螨类、藻类)一、真菌特点:具有真正的细胞核,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以吸收为营养方式的异养生物;一般能通过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方式产生孢子,延续种群,其典型营养体为丝状分支结构;细胞壁主要成分为几丁质。营养结构:菌丝体。原生质团、单细胞、假菌丝、两型菌丝营养体的变态结构:(1)附着胞(2)附着枝(3)

4、吸器(4)假根(5)菌环和菌网繁殖方法和策略:无性繁殖;有性繁殖;准性繁殖(形成异核体,形成杂合二倍体,形有丝分裂交换与单倍体化)同宗配合:有些真菌单个菌株自身的雌雄器官结合就能完成有性生殖。异宗配合:孢子类型:无性孢子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厚垣孢子有性孢子休眠孢子囊、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真菌生活史:真菌孢子经萌发、生长。发育,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整个过程。多型现象:许多真菌的生活史中可以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孢子,如锈菌可产生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和担孢子5种类型孢子。同住寄生(单主寄生

5、):在一种寄主上就能完成生活史。转主寄生:必须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寄主植物上生活。菌物的范畴与真菌的关系:菌物包括真菌界的所有生物。几种真菌举例:1、根肿菌。病害特点:常引起组织增生,使根茎膨大或形成肿瘤,并不外表往往看不到病症,职能从病组织切片中观察到病原菌。2、卵菌。引起的症状类型主要为根部、茎部、和果实等的腐烂,叶斑以及膨胀、徒长和畸形等,受害部位常出现棉絮状、霜霉状物等。3、接合菌主要造成植物花蕊、果实、块根和块茎等器官的腐烂,也可以引起幼苗烂根,病部常产生霉状物,初白色,后转为灰色,霉层上可见黑色小点。4、子囊菌

6、多以气雾型阶段危害植物。主要引起叶斑、炭疽、疮痂、粉霉、萎焉、溃疡、枝枯、腐烂等病害,病部常产生霉状、总状物、菌核和根状菌索等。优势也产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子囊果:子囊大多产生在由菌丝形成的包被内,形成具有一定形状的子实体。白粉病、煤污病:5、担子菌(锈菌生活史,引起的病害特点,症状特点)营养体有单核的出生菌丝和次生的双核菌丝,有隔。专性寄生,产生锈褐色症状,产生各种类型孢子,有转主寄生现象。多型现象:典型锈菌在生活史中可一次产生5种类型孢子,性孢子,担孢子,夏孢子,冬孢子、锈孢子。锈病:二、病毒病毒是一类结构简单的、

7、能够自我复制的严格化细胞内寄生的非细胞生物。结构:主要由核算和保护性蛋白衣壳组成,又称分子寄生物。引起植物病害症状:植物感染病毒后A.叶绿体复制破坏、或不能形成叶绿素,从而引起花叶、碎锦、黄化、红化等症状B.植株矮化,丛簇、畸形等C.形成枯斑、坏死等。三、原核生物结构:植物病原细菌大多是杆状菌,大小为0.5~0.8X1~5um,少数呈球状,大多有鞭毛。着生在菌体一端或两端的称为周鞭,细菌鞭毛的有无,着生位置和数目是细菌分类的重要依据。致病特点:A.斑点:引起各种花木的叶斑病,病斑周围往往有晕圈B.腐烂:由细菌分泌果胶酶

8、引起,果胶酶破坏细胞的中胶层而使细胞分离C.枯萎:细菌侵入周围维管束系统,破坏输导组织,使之枯萎D.肿瘤:细菌侵入后产生细胞质分裂素,使细胞不断分裂产生肿瘤。四、线虫两端呈尖细的线形,多为乳白色或无色透明,需用显微镜观察,体长0.3~1mm,个别种类达4mm,宽30~50um,多雌雄同型,即雌成虫和雄成虫皆为线形,部分雌雄异型,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