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 修善 尚美——学校德育主题

求真 修善 尚美——学校德育主题

ID:39206337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27

求真 修善 尚美——学校德育主题_第1页
求真 修善 尚美——学校德育主题_第2页
求真 修善 尚美——学校德育主题_第3页
求真 修善 尚美——学校德育主题_第4页
求真 修善 尚美——学校德育主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求真 修善 尚美——学校德育主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求真求善尚美——学校德育主题李世柏甘肃省民勤县第一中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任务就是育人,培养真正的、全面的、完整的人。但在现实中,往往是重视教书,却忽略了育人,舍本而逐末,导致培养出的学生高分低能、高分无德,危害社会,遗患无穷。联合国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这些内容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学会做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就是说学会为人处世,才是四大支柱的关键和核心,也是教育的目的和根本。道德教育在教育系统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是由道德在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决定的。因此

2、,只有坚持以德育促进教学、以教学渗透德育的办学思路,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必须将德育放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最优先位置,要以求真修善尚美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题,转变德育观念,全员参与育人,努力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给我校德育注入新的活力,从而全面推动我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是追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这与素质教育的价值追求相契合。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说:“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具备真善美之三德。”而德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完全之人物”,所以,“真善美之三德”与德育的根本目的和任务是相通共容的。一、

3、求真“真”就是真理、真实。真理包括知识、技能等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内在规律,也就是人们平时讲的知识体系。真实指务实、实在、求实的精神和态度。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实话实说、实实在在,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反对虚假浮夸,反对追求虚名等等,就是对真实而言的。教育的一切内容、形式和行为,都应该体现一个“真”字。“求真”出自《闽中理学渊源考》:“求真于未始有伪之先,而性之真可见矣;求善于未始有恶之先,而性之善可见矣。“求真”,指“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同时还有要讲究“真才实学”。”求“真”,他们的求知像我们宜兴人春、冬季剥

4、笋壳一般,层层揭去“真实的掩盖”。从分子到原子,复从原子进深至纳米,以至更深更微小的存在。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在学习和研究上,要不断追求和探索真理,勇于改正研究中出现的差误。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求真是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也是一种科学的治学方法,更是讲诚信的精神体现。1、学校德育工作中的求真重在教育学生探求真理的精神。在学习当中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刨根究底,坚持不懈的执着精神。学海无涯,真理无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求学治学的过程即求索的过程,人在求索中将获得身心智能的

5、全面发展,人的心理和生理都将受到洗礼。马克思曾经说过:“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这就要求每一个老师和学生要树立求真的精神,崇尚知识,追求真理,要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勇于探索、刻苦钻研的执着精神和勤勉诚朴、实事求是的严谨学风,在崇尚学术,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接受知识的洗礼,在学习知识和研究学问的过程中完成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2、学校德育工作中的求真重在教育学生坚持真理的品质。真理即是真知,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以及取得某种真理之后,都必须始终坚持。东

6、方哲人孔子说:“当仁不让于师”;西方哲人压力里士多德云:“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真是英雄所见略同,都是主张必须坚持真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学生不必非要比老师差,老师也不一定非要比学生好,知道道理有先后之分,个人有自己不同的兴趣,尊敬自己的老师,但是更要尊重客观规律,尊重真理。培根说得更加明确:“真理是自身的尺度。它的教导是——要追求真理,要信赖真理,这是人性中的最高品德。”3、重在真诚待人的品格。即待人接物要有一颗真诚的心。也可以说是待人以诚或以诚接物。“诚”谓真实无妄或诚实

7、无欺。古人很重视“诚”,认为它是“夭之道”,也是“人之道”。大自然的运行与变化规律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无妄无欺,所以便用“诚”来予以概括与表述;人也应当仿效“天道”,养成真诚的品格。我们全体师生能在教育教学生活中做到“求真”,就能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道德高尚、知识丰富的高素质人才。二、修善培根说:“我认为善的定义就是有利于人类。”“利人的品德我认为就是善。在性格中具有这种天然倾向的人,就是仁者。这是人类的一切精神和道德品格中最伟大的一种。……如果人不具有这种品格,他就成为一种自私的、比禽兽好不了多少的东西”。中西双方思想家勉励

8、人们成为“仁者”、“善人”的博大胸怀与精深思想,乃是我们实施“修善”教育的取之不尽的源泉。德育的具体任务就是帮助人们培养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抑制和消除邪恶的私心杂念,净化人的灵魂,提高人的思想道德觉悟,增强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调动人的劳动积极性,促进社会的发展;也就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