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免维护蓄电池亏电的补充电方法及要求

汽车免维护蓄电池亏电的补充电方法及要求

ID:39206801

大小:19.8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27

汽车免维护蓄电池亏电的补充电方法及要求_第1页
汽车免维护蓄电池亏电的补充电方法及要求_第2页
汽车免维护蓄电池亏电的补充电方法及要求_第3页
汽车免维护蓄电池亏电的补充电方法及要求_第4页
汽车免维护蓄电池亏电的补充电方法及要求_第5页
资源描述:

《汽车免维护蓄电池亏电的补充电方法及要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汽车免维护蓄电池亏电的补充电方法及要求 在车辆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长时间搁置、停车熄火后用电器未关闭、频繁起动或连续用电、发电机工作不正常、电路短路连电等原因造成的蓄电池亏电,使车辆不能正常起动。亏电状态的蓄电池应及时进行补充电,使蓄电池达到完全充电,恢复正常使用性能。长时间处于亏电状态得不到恢复将造成蓄电池容量大幅度下降或提前损坏报废。一、蓄电池充电原理 上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科学家马斯对蓄电池的充电过程作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并提出了以最低出气率为前提的,蓄电池可接受的充电曲线,如图1所示。实验表明,如果充电电流按这条曲线变化,就可以大大缩短充电时间,并且对电池的容量和寿命也没有影响。原则

2、上把这条曲线称为最佳充电曲线。    由图1可以看出:初始充电电流很大,但是衰减很快。主要原因是充电过程中产生了极化现象。在密封式免维护蓄电池充电过程中,内部产生氧气和氢气,当氧气不能被及时吸收时,便堆积在正极板(正极板产生氧气),使电池内部压力加大,电池温度上升,同时缩小了正极板的面积,表现为内阻上升,出现所谓的极化现象。 很显然,充电过程和放电过程互为逆反应。可逆过程就是热力学的平衡过程,为保障电池能够始终维持在平衡状态之下充电,必须尽量使通过电池的电流小一些。理想条件是外加电压等于电池本身的电动势。但是,实践表明,蓄电池充电时,外加电压必须增大到一定数值才行而这个数值又因为电极材料,溶

3、液浓度等各种因素的差别而在不同程度上超过了蓄电池的平衡电动势值。在化学反应中,这种电动势超过热力学平衡值的现象,就是极化现象。 一般来说,产生极化现象有3个方面的原因。1)欧姆极化 充电过程中,正负离子向两极迁移。在离子迁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的阻力,称为欧姆内阻。为了克服这个内阻,外加电压就必须额外施加一定的电压,以克服阻力推动离子迁移。该电压以热的方式转化给环境,出现所谓的欧姆极化。随着充电电流急剧加大,欧姆极化将造成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高温。2)浓度极化 电流流过蓄电池时,为维持正常的反应,最理想的情况是电极表面的反应物能及时得到补充,生成物能及时离去。实际上,生成物和反应物的扩散

4、速度远远比不上化学反应速度,从而造成极板附近电解质溶液浓度发生变化。也就是说,从电极表面到中部溶液,电解液浓度分布不均匀。这种现象称为浓度极化。3)电化学极化 这种极化是由于电极上进行的电化学反应的速度,落后于电极上电子运动的速度造成的。例如:电池的负极放电前,电极表面带有负电荷,其附近溶液带有正电荷,两者处于平衡状态。放电时,立即有电子释放给外电路。电极表面负电荷减少,而金属溶解的氧化反应进行缓慢Me-e?Me+,不能及时补充电极表面电子的减少,电极表面带电状态发生变化。这种表面负电荷减少的状态促进金属中电子离开电极,金属离子Me+转入溶液,加速Me-e?Me+反应进行。总有一个时刻,达到

5、新的动态平衡。但与放电前相比,电极表面所带负电荷数目减少了,与此对应的电极电势变正。也就是电化学极化电压变高,从而严重阻碍了正常的充电电流。同理,电池正极放电时,电极表面所带正电荷数目减少,电极电势变负。这3种极化现象都是随着充电电流的增大而严重。二、蓄电池常规充电方法介绍 常规充电制度是依据1940年前国际公认的经验法则设计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安培小时规则”:充电电流安培数,不应超过蓄电池待充电的安时数。实际上,常规充电的速度被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温升和气体的产生所限制。这个现象对蓄电池充电所必须的最短时间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常规充电有以下3种。1、恒流充电法恒流充电法是用调整充电装

6、置输出电压或改变与蓄电池串联电阻的方法,保持充电电流强度不变的充电方法,如图2所示。控制方法简单,但由于电池的可接受电流能力是随着充电过程的进行而逐渐下降的,到充电后期,充电电流多用于电解水,产生气体,使出气过甚,因此,常选用阶段充电法。2、阶段充电法    此方法包括二阶段充电法和三阶段充电法。 1)二阶段法采用恒流和恒压相结合的充电方法,如图3所示。首先,以恒电流充电至预定的电压值,然后,改为恒压完成剩余的充电。一般两阶段之间的转换电压就是第二阶段的恒压。2)三阶段充电法在充电开始和结束时采用恒流充电,中间用恒压充电。当电流衰减到预定值时,由第二阶段转换到第三阶段。这种方法可以将出气量减

7、到最少,但作为一种快速充电方法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3、恒压充电法   充电电源的电压在全部充电时间里保持恒定的数值,随着蓄电池端电压的逐渐升高,电流逐渐减少。与恒流充电法相比,其充电过程更接近于最佳充电曲线。用恒定电压快速充电,如图4所示。由于充电初期蓄电池电动势较低,充电电流很大,随着充电的进行,电流将逐渐减少,因此,只需简易控制系统。   这种充电方法电解水很少,避免了蓄电池过充。但在充电初期电流过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